2018年9月19日晚上,在Cctalk平台开始了第二届青椒计划的第一讲,由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廖伟以“何以坚守”的主题给我们讲述农村教师流动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廖伟老师以介绍自己与农村的联系为开头拉进了我们的距离,以马斯洛需求理论为依据举例了农村教师面临的挑战,故此比较少老师肯进入农村教学,种种例子贴切生活实际。

那么农村教师职业决定是有什么组成呢?廖老师从以下几点帮青椒们理顺了迷茫:是否从教,去哪里教,如何教,教多久,其中既有个人偏好,又有外部条件。

重头戏来了,何以坚守?首先得构建教育公平者的新身份,从观念,行动和回馈上做。接着以文化回应性教学发展教学能力,教师是否能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教会我们用心用爱对待学生。最后是提升物质基础与专业认同感,教学方式基于社会环境和学生日常生活设计,还举例了云南等省份的案例让我们充分了解如何将特色教学应用于实际,让学生觉得又有趣又学有所成。



与此同时,充分依托国家政策提升自己专业认同感。在新时期新社会,我们遇到特别多机遇。社会现代化和城镇化,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不断改善的交通环境,不断兼顾效率公平的国家等等。

最后互动环节老师们提出的每个问题都具有代表性,几乎每个新老师都会碰到,有些甚至正在经历中,比如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家校合作,如何处理跨学科教学等等。

听了这一节课,我感慨万千。作为第二届青椒计划的第一讲,也作为新教师的启程,我终于把这一篇沉淀了这么久的文章,自己的教育故事分享出来,虽然故事不及很多老师那么精彩纷呈,但是这一路上无怨无悔,真切地感受到何以坚守。
未毕业时家人就一直希望我入教师行业,但我是经贸英语专业,本就比师范出身的老师们迟了一大步,加上一毕业两年多从事外贸,对于大班教学的我根本毫无教学经验。一个偶然的机会进入长洲区一所小学代课,虽然这里不是农村学校,但对于初入教师行业的我来说真的非常迷茫。怎么管理好课堂,怎么上好课,怎么处理家长和学生的疑问,怎么平衡教学和学校工作等,想得最多的就是教学问题。
真心非常感谢这所学校给予我平台,英语组的所有老师耐心指导,在这短短的时间完全把一个教育小白的我磨练成教育“柠檬水”,总算有点渐渐入道。而我也从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归属感,看着孩子们学有所成,学有所乐真心打从心底里满足!




接着一年是在离家近的河东小学教学。我将这一年学到的经验学以致用,对管理课堂,课堂教学和家校沟通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不再束手无策。

在教学和作业容易厌烦的阶段,我参照有经验的教师方法,让简笔画融入孩子们的作业中,增加趣味。
同时借鉴长洲区一位新晋教师的做法,针对孩子们发音不准,课文不熟等问题,在新版本-接力版无相关网络软件支持时创建了微信群专门读语音,每晚纠正孩子们发音,甚至发视频教孩子如何学习。孩子们兴趣非常浓厚,课堂非常积极,课堂互动多,效果很好。

课余时间与孩子们参加文化活动,为孩子们加油打气。只有从心底里喜欢孩子,才上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真心,做到真正课堂上严驰有度,相处融洽。我相信在那一刻,我做到了。


经过这两年的铺垫,今年将会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和启程!在没进入农村前以为自己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但是真正投入到工作教学中才发现在农村小学面临的问题跟之前完全不同,新问题也层出不穷,不同的学生基础,不同的环境和师资,不同的家长和家庭情况等等。但是不管环境和人怎么变,作为新老师最重要的首先是调整好心态,再慢慢学习。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深刻学习,特别是这一堂课,我相信自己可以坚守,我相信自己可以突破,我相信孩子们在最后可以跟我一样展现最真的笑容!在后续的道路中,我也希望能抓住每个成长的机会,让我的教育故事从平淡走向多彩!
Wait and believe,I can!
相信美好,静待花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