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本来面目

本来面目

作者: 圣歌奏 | 来源:发表于2017-04-21 00:52 被阅读27次

一念不生

先讲一则小时候听过却多年来都没能明白其中意味的故事: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一老一少两个和尚,一天小和尚问老和尚:“师父,我们整天在山上吃饭、念经、砍柴、睡觉是为了什么呀?”,老和尚说:“为了修行呀”,小和尚接着问:“那修行之后有什么不同呢?还不是整天都是吃饭、念经、砍柴、睡觉?”,老和尚回答道:“修行前,吃饭的时候想着念经,念经的时候想着砍柴,砍柴的时候又想着睡觉。而修行之后,吃饭的时候专注于吃饭,念经的时候专注于念经,砍柴的时候专注于砍柴,而睡觉的时候则专注于睡觉”。

这个故事的道理看过的人都明白,即做事时力求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可道理知道归知道,当真放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好像不曾明白过似的。

正如六祖慧能所云:“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我们从一事无知的孩童开始,看山是山;后来接触世事繁华,心念丛生,看山不是山;若能通过修行,驱散妄念,认清事实的本源,便又能看山是山。所说的“修行”,其实就是对本来面目的探求,能够知道心念从何处升又去向何处。

真实的世界

我们身边常会遇到这类话:“现实点吧,这就是真实的世界”。听起来像是好心人的规劝或同理心的流露,可除了短暂而无用的聊以慰籍之外,多半情况下我们自己都还是要顶着头皮继续艰难的面对。面对这真实世界的壁立千仞?面对这真实世界的冷酷与炎凉?听起来多么像是大多数宗教所倡导的:人生即是一种受难。可我却总不愿相信这受难的结果是源于一些不可证伪的传说故事,难道真实的世界不应该有符合事实的逻辑?

我相信应该是有的。而那些接受现实世界宿命的人们,或许可能根本就不曾知道,还有一个真实世界的存在。

众所周知有一类人在我们的身边不下少数,他们经常规劝自己:不容易得到的可能本就不属于自己。小时候认为德智体美劳全面优秀,那是“别人家”孩子的事,若是自己某方面薄弱,就会特别笃定这个判断。最后高考结束去到一个普通的大学,而“别人家”孩子去了美国常春藤盟校,于是好像就应验了当初的判断,却从不对一路走来的认知偏差有所察觉。后来做一个即时通信软件,笃定自己超不过QQ,做在线商城超不过淘宝,做任何想开始的尝试,总会觉得业界龙头是个不可逾越的存在。而从不怀疑这样的比较有什么问题?生活是具体的,就是不可能线性地望过去就认为看到的已经是它的全貌了。

举这些例子并不是要全面否定这类思维方式,因为我也知道知足常乐不存太多执念,生活才会比较幸福。但这种思维方式中隐含着一处异常:主观地为自己施加一层限制,就好像是故意筛除真实世界中所避讳的部分,我只能说这样的思维没有弹性

写作拖延症

讲个一直以来我认知偏差的例子,就是写作这件事,小时候写作文,没写完正在写的时候特别怕别人看,别人要是扭个头过来瞄一眼,就会不自主地赶快把本子捂住。当时真没想过是为什么,可能完全出于腼腆害羞的本能。长大后好很多,但却演化成了另一种毛病:写作拖延症。虽然很有写作的冲动和兴趣,但总难得开始,或开始后难得善始善终,以至于后来拖着拖着一个开了头的想法就很难继续了。

细想来其实问题很简单,就是很难接受不完善的自己,而导致执行力差的结果。没写好没写完的作文怕被别人看到,没想好就不愿开始,写作说话都是如此,所以至今在别人面前的说话能力都很难做到,将想法清晰准确流畅的表达。怕别人笑话倒不是主要原因,更多的就是没法接受一个不完善的自己。这真的是种病,让人无法开始何谈精益求精。

所说的刻意练习,就是先要接受自己的不完善,然后基于此不断的迭代改进,这样接近完善才会有可能。

相关文章

  • 20170727传习录学习

    “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此佛氏为未识本来面目者设此方便。“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今既认得良知明白,即...

  • 《传习录》摘抄: 答陆原静书(3)

    来书云: …… “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此佛氏为未识本来面目者设此方便。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今既认得良...

  • 《学佛基础:什么是本来面目(8)》——原觉法师开示

    什么是本来面目 如果认为有一个本来面目可见是永远也见不到的,如果认为没有一个本来面目可见,那更是见不到,也没有见的...

  • 参悟!参悟!参悟尔本来面目!

  • 传习录  第十七天

    “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此佛氏为未识本来面目者设此方便。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 不思善不思恶时所认得的本...

  • 本来面目

    文/弗度 见本来面目其实是件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一件事,它简单的不用你去想就能见到,不用你去看就能看到,不用你去听就...

  • 本来面目

    一觉醒来,窗外有雨 手机里是阿丁的诗和画, 还有阿丁听的一首歌。 这个家伙,一支笔受了神谕 把一个个肉体,熟练地拆...

  • 本来面目

    一念不生 先讲一则小时候听过却多年来都没能明白其中意味的故事: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一老一少两个和尚,...

  • 本来面目

    为什么大人就可以盯着手机,而我就不可以看iPad呢? 我是没有做作业,但作业很无聊,这也是事实啊! 今天是周五啊!

  • 本来面目

    “人之初,性本善”,这是耳熟能详,小孩子都会背的三字经。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内容极为丰富,言简义丰,把人性的初初,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本来面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gmr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