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友情向来与亲情、爱情并称为人类三大情感,因为它们是人在世上幸福走一遭的重要保障。三者同中有异,水乳交融,共同作用于人们的心灵世界,让每一个自然人在喜怒哀乐的不断转换中体验着生命的神秘、快乐与苦痛。
从来到人世间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在父母亲人的陪伴下成长,体会着亲情的无私与温暖。从时间的纬度上来看,亲情陪伴我们的时间最长,然而它给每个人带来的感受却并不完全相同。有的如涓涓细流,轻松快乐;有的如无声细雨,润物无声;有的像阴霾蔽日,沉重忧伤;有的如狂风暴雨,让人遍体鳞伤……
尽管个体体验不同,亲情还是与血缘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情感,一个人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割舍不了这份美好的情愫。它在人生的幼年阶段与老年阶段表现得最为浓烈。
爱情是人生中最美丽的花朵,它娇艳、美好,也脆弱、难得,很多时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存在。拥有时要懂得珍惜呵护,没有时不降格以求,做独立自主的自己,过好生命中每一个独一无二的日子。
相较而言,友情更加多元,它比爱情更易得,比亲情更深厚,它能更真实地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更长久地陪伴着人的工作生活。它可以经受住时空的考验,也可以跨越很多世俗的藩篱。
时空阻隔、身世背景、贫穷富贵、年龄差距等社会标签都不能影响友情的温度与厚度。在我看来,好朋友不在于时时相见,日日交心,而在于心灵深处的默契,是否有发自内心的尊重与珍惜。
有一句古语,叫作“白发如新,倾盖如故”。说的是时间并非衡量友谊深浅的唯一标准,相处时间久哪怕久到一起白头,可能仍然像刚刚认识一样陌生,而短暂的相遇,可能就是在掀起车盖匆匆一瞥之间就彼此会意,终生默契,而衡量的标准就在于是否情投意合,志同道合。而符合情投意合与志同道合这两个标准的朋友是值得深交的。
02
情投意合者容易成为朋友。这样的朋友可以从事不同的工作,可以有不同的成长背景,但在为人处事、脾气秉性、兴趣爱好上一定有某些相似之处。比如正直、善良、踏实、坚持原则的人会互相欣赏,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会彼此吸引。喜欢共同组织一些活动,在实践接触中增进了解,建立稳固而长久的友谊。
情投意合的朋友,可以从对方的眼中能看到自己的影子。通常,一个正直、善良、有原则的人,他结交的朋友基本上也会具有这些品质,因为品行不好的人不在他的择友标准之中,因而也入不了他的法眼,所以有人说,看一个人可以从他结交的朋友身上去考察。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一个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人,结交了品行不好的朋友,只能说他们可能因为某种利益而结成的泛泛之交,绝不可能是正真的朋友。
相对来说,志同道合者更容易成为朋友。这样的朋友往往从事相同或相似的工作,在人生价值和思想观念上能达成一致,比如对勤奋好学、读书写作的喜好,对谦虚谨慎、乐善好施的追求,在一起可以探讨很多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我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语文编辑工作,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会不时地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次偶遇、一次活动、一篇文章、一本著作、一次约稿……说不定在哪个“一次”中就会邂逅这种得遇知己的感觉,这种感觉奇妙而令人沉醉。
我喜欢勤奋好学的人,不论遇到这样的学生,还是这样的成年人,都会多一份关注,多一份期许。前几日和一位复旦的学妹见面,之前只是微信联络,不曾谋面,但见到她的第一眼就能感受到她稳重、聪慧与书卷气。和她交谈,感觉畅快淋漓。她喜欢读书、买书、囤书,除了教学,几乎所有时间都用来读书写作。做学问一丝不苟,为了写一篇论文,她可以思考好几年,查阅无数资料,反复推敲修改,只为精益求精。她的这种踏实严谨,就是我眼中优秀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品格素养,我们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除了像这种在一次偶然的见面中结识的朋友,还有在长期的合作中培育的友谊。做出版的人,打交道最多的就是作者,可以是杂志文章的作者,也可以是图书的作者。有些作者只是作者,甚至合作一次根本不想还有第二次,和他合作会有不小心掉进坑里的沮丧感觉。
而有些作者则可以称之为作者朋友,这种友谊的基础源于良好的合作关系,之所以能良好,其根本还在情意是否相投,思想是否一致。在合作的方方面面达成一致的越多,越容易形成良好的互动。尊重、信任、理解、支持、鼓励、帮助等行为上的积极表现会让这种关系朝着友谊的方向健康发展。有了一次合作,还想期待着下一次的合作,甚至有一直合作下去的愿望,志同道合是这种友谊的共同标签。
03
我曾经和一位好友说过,真正的友谊不需要刻意去维护,它不容易拥有,也不容易消失,但它需要尊重与理解。如果因为一次挫折的考验就消失了,那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友谊。
一次出国的时候,和一位编辑同住,看到她每天不辞劳苦地出去买买买,大包小包东西多到让我目眩,我忍不住问她为什么买这么多东西,她苦笑着说,都是帮亲戚朋友代购的,自己的东西不敢买,怕拿不动。接着她告诉我,暑假刚刚作了肿瘤手术,现在身体刚刚恢复一些,我差一点跳起来。看到她蹲在两个大箱子之间,为怎么把东西都塞进去而绞尽脑汁,心疼极了!我说何必这么苦了自己,她说想让所有求她代购的人满意,都是好朋友和亲人。对此我很不理解,真正的朋友不是应该为她的身体着想吗?怎么能张口让一个生病初愈的朋友为自己买东西,一个人一点东西,二十个人是多少东西呢?朋友可知道远道无轻债的道理?
我说你所谓的好朋友只是你自己认为的,对方也许没有真的把你当成朋友。真正的好朋友是互相理解和体谅的。她们应该体谅你的身体还没有痊愈,即便像我这样的健康人,两个箱子的东西已经拿不动了,谈何代购?
友谊美好而珍贵,一旦拥有就值得用心珍惜,彼此尊重是前提,情投意合、志同道合是根本。写到这里,耳边似乎响起了周华健的那首《朋友》:“朋友不曾孤单过,一生朋友你会懂,还有伤 ,还有痛,还要走, 还有我,一句话 ,一辈子,一生情, 一杯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