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封:关于幸福
常有人说,我现在不幸福,等我结了婚或买了……就幸福了。事实是,幸福的人在哪儿都幸福,不幸福的人在哪儿都不幸福。所以要先培养自己的幸福力,不论发生什么,别人都动不了你的自在开心。这,才是真正强大的气场和自信。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在其作品《安娜·卡列尼娜》的扉页上赫然写道:幸福的家庭个个相似,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同。当我们一起谈论幸福的时候,你在想些什么?我首先想到的是青少年时代读一部经典时,在扉页上读到的那段话,想到安娜与渥伦斯基未见面之前,那一段死气沉沉、压抑苦闷的家庭生活,没有爱情的婚姻是现实一种,也是不道德的;可是没有婚姻的爱情是昙花一现,也是不会久长的。在那一场盛大的舞会上,安娜与渥沦斯基遇见了,电光石火的爱情瞬间照亮女人曾经幽暗枯寂渴望浪漫光明的内心,她只是回头望了他一眼这句话,曾让一个青春少年的心旌摇荡和颤栗,而安娜一腔孤勇、满腔热忱地追求自由和幸福,却被花花公子玩弄,被新旧交替的俄国社会浇了一盆冰冷污浊的脏水,卧归自杀的结果更让激情澎湃的青年火热的内心瞬间冷却并陷入沉思。

安娜的不幸是性格与时代、家庭与社会制度因素导致的婚姻爱情悲剧吗?如其然,那么今天发生的许多婚恋悲剧呢?清晰地记得,这部小说运用了双线结构,与安娜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庄园主列文,他苦苦探索新世界,寻找新生活,勇敢实践并大胆追求,最终拥有了自己想要的爱情与生活,在同样的时代与社会制度里,家庭生活和个人境遇竟然有如此巨大的差异!初读此书的时候,对于幸福的理解相对肤浅,认为幸福就是愿望得以实现或满足的一种体验:一个在寒风凛冽的冬夜赶路的异乡漂泊者,饥肠辘辘之时遇到善良的热心人收留他并给他一顿饱饭一盆炭火,那就是幸福;一对彼此苦苦思恋与等待的守望者,不期而遇的惊喜,相视一笑的甜蜜,相拥而泣的激动与喜悦,相爱相融并相约春天重逢的诺言,那就是幸福。

多年以后,才发现孔孟之道、老庄之学以及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和许多先哲们都描绘过幸福的蓝图,原来幸福有如此深刻丰富的内涵!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就是幸福;舍生而取义,杀身以成仁——这就是幸福;道法自然,逍遥自在——这就是幸福;心灵自由,思想独立——这就是幸福……幸福的要素在马斯洛那里是有层次的,在弗洛伊德那里是有本我与自我以及超我的交互作用构成的人格体系的,在弗洛姆那里是需要经过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并最终实现自我的心路历程的……幸福需要主动认知、体验与发现,幸福需要大胆追求、探索与创造;幸福有小确幸也有大境界之分,幸福亦有个人与群体乃至全人类之别;我们既要有追求幸福的勇气和途径,也要有感知体验幸福的能力。当我谈论幸福的时候,你还在想些什么?你准备做些什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