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们该如何思考?

我们该如何思考?

作者: 麦思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20-06-11 22:52 被阅读0次

《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五章笔记,文末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阅读原书第五章,辛苦!

image image

1.勤于思考

思考,更准确地说,独立思考,只不过是从别人那里知道一个结论的时候,自己动脑重新推演一遍,看看得出结论的过程有没有漏洞,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衡量一下结论到底有多少道理的过程。这个过程没那么复杂,也没什么玄妙, 不过是一个正常的有脑子的人应该做的事情而已。

独立思考的一把钥匙是这样的:

  1. 首先要了解:权威不一定等于正确。

  2. 进一步要明白:就算权威正确,也只是权威表达了正确,而非正确属于权威。

  3. 最后要清楚:准确地说,权威只是权威、正确就是正确,它们俩什么时候都不是一回事。

拒绝独立思考、把思考的工作交给别人,不仅不省时间,恰恰相反,非常浪费时间——甚至浪费一生的时间。

2.思维陷阱

  1. 概念不清

  2. 拒绝接受不确定性

3.因果关系

基础

针对“因为A,所以B”,基本上只需要从3个层面去审视:

  • A不一定是B的理由。
  • A不一定是B唯一的理由。
  • A不一定是B最重要的理由。

双盲测试

双盲测试为医学概念,用于测试一项药物是否是真的有效。隐含的意思有中药没有进行双盲测试,其实有可能只是安慰剂效果。

  • 引申

阅读或了解一个观点或方法是否有用需要进行双盲测试

自证预言

“自证预言”,即如果人们相信某件事情会发生(事实上其原本并不见得一定会发生),那么这件事情最终真的会发生。

我们的观念很重要,正向思维去生活,未来就会积极

小结

  1. 分析因果关系,是我们在决定是否接受某个观点之前必做的功课。

  2. 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或被灌输的每一个念头,甄别其中的因果关系

4.逆命题

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原命题:吸烟的人都很酷。

逆命题:很酷的人都吸烟。

我也想酷,所以,我要吸烟。

5.举证责任

谁主张谁举证

针对某一论点,对立双方的举证难度总是不对称的

  1. 首先,举证难度受举证人能力的影响,因为每个人的学识和专业不同。

  2. 其次,举证难度受当时所在社会的整体知识水平(甚至文化)的影响。

  3. 除此之外,举证难度还受需要证明的结论与当时社会普遍接受的知识相符程度的影响。

  4. 证明肯定论断的难度与证明否定论断的难度也相差巨大。在多数情况下,证明否定论断要比证明肯定论断难得多。

“诉诸无知”:既然你无法证明我是错的,那么我就是对的。这是典型的逻辑错误。

要求对方证明“你没欠我10万元”,如若无法证明,就认定“你欠我10万元”——这是纯粹的无理取闹。

6.案例局限

案例的局限其中最为常见的逻辑错误就是“以偏概全”---某种经验在某个人身上应验了,并不意味着该经验在所有人身上都会起作用。

爱迪生的“案例”只能告诉我们:爱迪生非常努力、非常勤奋、热爱工作、热爱生活。但是,这个“案例”无法证明:一个人只要跟爱迪生一样“非常努力、非常勤奋、热爱工作、热爱生活”,就可以获得与他一样的成就——明显还需要很多其他因素。

7.对立论证

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如果不做事,是不会暴露自己的缺点的,因为人只有在做事的时候才会暴露缺点。

实际上,所谓的“情商”,朴素地从根源上来看,还是思考能力问题。

有些结论有对立的论据,有些现象有对立的解释。许多数人意识不到对立论证的存在,只不过是因为心智未被开启,不懂得运用恰当的思考工具而已。一旦意识到对立论证的存在,应该“哪一个更合理、更现实就接受哪一个”,而非“哪一个更积极就接受哪一个”,因为后者只是自我欺骗而已。

8.张冠李戴

论点和论据之间尽管全无逻辑联系,却可以用一种“显然合理”的姿态绑在一起

9.感悟与道理

你所听到的大多数消息其实不是“道理”,而只是“感悟”。并非只有科学家才要遵循“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原则,也并非只有专家级别的新闻工作者才要分清“看法与事实之间的区别”,其实每个人都需要清楚地认识“道理”和“感悟”之间的巨大差异。

  • “道理”应该是普适的,而“感悟”只来自个体经验。

  • “感悟”不一定是普适的

  • 非普适的“感悟”与普适的“道理”不一样

  • 很多的“感悟”是有局限的,甚至可能是有很大误导性的

正确认识成功者的分享

  1. 首先,成功者其实没有必要、没有义务,也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讲述所有的细节。

  2. 其次,几乎所有的成功者,在讲述自己成功经历的时候,都会有意无意地夸大自己为成功所付出的代价,夸大曾经面临和战胜的困境,夸大自己最终成功的难度。

  3. 另外,更为重要的是,就算那些成功者并非有意隐瞒或者有意夸大,他们在讲述自己的真实经历时,依然可能产生种种偏差。人是有认知偏差的

  4. 还有,一定要了解这样一个事实:有些时候,“成功者”的经验没什么用,因为那些经验根本就是错误的,关键在于“成功者”自己可能也并不了解。

  5. 最后,要知道有些“宝贵经验”就算正确,放到别人身上也可能并不那么灵验。

10.克服恐惧

人人都有弱点,因为人人都有恐惧。恐惧需要克服,勇气需要积累。

11.辅助工具

  • 我们的思维会因我们所使用的语言(表达手段之一)而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

  • 恰当而又正确地使用语言,可以帮助修复思维漏洞。

  • 语言就是一个便宜(甚至免费)而又有效的辅助工具。

  • 有些“思维训练”其实只是需要更改语言习惯。


文章中提到了很多句式影响我们的思维,提倡了一些最好经常使用的句式,同时举例一些需要回避的句式,并进行了具体分析。由于本篇幅已经较长,特单独摘抄记录了一篇文章《影响你思维的语言句式》,在本公众号回复“句式”或者“1027”查看,辛苦!

image

本文为《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五章笔记,文末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阅读原书第五章,辛苦!

相关文章

  • 我们该如何思考

    引言--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再阅万人。 感谢那些以前让你或是让因你的影响受到伤害的人和事,他们让你建立了一个更强大...

  • 我们该如何思考?

    《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五章笔记,文末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阅读原书第五章,辛苦! 1.勤于思考 思考,更准确地说,独立思...

  • 我们该如何思考社会?

    科学、技术、工业、商业与社会变革的联系千丝万缕,我们可能已经感受到了,但你真的系统的思考过了吗?你了解这个社会吗?...

  • 2021-5-11思考

    我们的思考非常重要,如何去思考,思考什么,思考后该怎么做,都需要认真去对待一些。 我们需要思考几个重要...

  • 来自2019年9月23日 00:27

    人大都相似,如何让自己变得独特,才是我们最该思考的事情

  • 深度思考-寻找支点方法(5/5)

    深度思考-寻找支点方法(5/5)-该如何思考 目录 1. 总结 2. 该如何思考 3. 案例分析 1. 总结 此要...

  • 杂记

    我们该如何思考以及行动才能够避免前人所犯下的错误,很多事情别人跟我们讲该如何如何,不然就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的时候,...

  • 杂记

    我们该如何思考以及行动才能够避免前人所犯下的错误,很多事情别人跟我们讲该如何如何,不然就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的时候,...

  • 你眼中的爱是什么

    爱是什么?付出又是什么东西?我们与人相处该如何去做?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提升自己的人际关系?这是值得每个人都要思考的东...

  • 我们该如何保持独立思考?

    1. 一个事实:每个人都有认知成本 很早以前我参加过宝洁公司的一次内部培训。那次培训让我印象深刻,培训的题目叫"C...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该如何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hfw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