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罗生门》有感

作者: 树屿牧歌_ | 来源:发表于2017-12-26 11:07 被阅读19次

  “罗生门”一词因电影《罗生门》而火热,成为“各执一词,真相扑朔迷离”的代表词。它取材于芥川龙之介的《竹林中》。而我要说的是芥川龙之介的另一部小说《罗生门》。虽然名字相同,可是内容含义相差甚远。

  短篇小说《罗生门》主要讲述了被辞退的家将在罗生门下躲雨,在纠结是否做强盗的抉择下,遇上在拔死人头发的老妪。初时,指责老妪所作所为有失道德,在老妪辩解后,家将选择从恶,剥下老妪的衣服逃离。

  短短3000字左右的小说,情节简单却不单一,人物很少却血肉丰满,内容简短却令人心惊。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在战争年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衣食住行无法保障,这个乱世,民不聊生。人们为了活下去,什么都会去干。这是人间炼狱,魔鬼丛生。描绘如此病态的社会不会是偶然的,作者芥川龙之介当时因爱情,遭家人反对,产生厌世情绪,他把目光投向古典,在《今昔物语》中汲取灵感创作了《罗生门》。

  还是想说说家将,他心态的变化不可谓不快,最初,被主人辞退,生出偷盗之念。可也是于道义里纠缠,还是良知未泯的。看到老婆婆拔尸体头发时,他是愤怒的,甚至心里想着宁愿饿死也不会选择当强盗。对罪恶是相当厌恶的。在老妪说这具尸体生前把蛇肉晾干当鱼干买到军营,以此谋利。不干也得饿死,也是没有法子了后。家将竟然把老婆子剥光,消失在暗夜里。内心的恶战胜善。不仅感慨,原来善是如此脆弱,不堪一击。

    罗生门让来者无处可走,让去者深陷泥淖。大梦下,鬼魅惑人,地狱枯骨。终究后路自己铺自己选,善与恶向来非绝对。

相关文章

  • 读罗生门有感

    文/孟尝君 多年来文笔不见长进,其咎源于仅仅大量的阅读,却从来不输出文字。打小就没有写日记的习惯,既不写书...

  • 读《罗生门》有感

    “罗生门”一词因电影《罗生门》而火热,成为“各执一词,真相扑朔迷离”的代表词。它取材于芥川龙之介的《竹林中》。...

  • 读《罗生门》有感

    远远近近的有种突破时空界限的诡秘感 新奇也有趣,向死而生, 黑色的深沉里也反射出别样的光芒

  • 读《罗生门》有感

    世间很少有人是真正喜欢做坏事的,如果不是迫于无奈,走投无路,谁会愿意去害别人,哪怕我们平时见到的那些很讨厌的人,如...

  • 读《罗生门》有感

    《罗生门》的作者是日本芥川龙之介,是一本短篇小说集,其中首篇短篇小说就是《罗生门》。 开始读这篇小说,第一感觉就是...

  • 扑朔迷离尽在罗生门中

    ——读《罗生门》有感。 “罗生门”这个字眼经常用于各种新闻报纸标题。据百度百科上解释...

  • 读《罗生门》前言有感

    读一本书之前我会习惯于先将一本书的前言看一遍,即使我知道很多时候一本书的前言多只是为了介绍写这本书的动机以及这本书...

  • 《罗生门》有感

    初看本书,实话说有点失望,因为这是一本短篇小说集,长久以来一直对短篇小说并没有什么感觉,这样的小说就像诗集,需要一...

  • 【7月】读《罗生门》有感

    南昌的夏天闷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前方的工人被晒得个个像非洲小伙,后方的高妈妈也从女神变成了大妈,不忍直视。 虽然工作...

  • 读《罗生门》

    读《罗生门》 芥川龙之介:日本近代文学大师,终年35岁。 用这样伤感的引子做开头,我有些不地道,但比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罗生门》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hpd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