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女作家,洛伊丝 劳里,她的父亲是一名军医,她自小虽父亲到处迁移,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即有轻松幽默的“阿纳斯塔西亚”系列,也有种族主义、大屠杀、绝症、收养等,作品《数星星》1990年与《记忆传授人》2000年等先后获美国纽伯瑞文学金奖。这本《记忆传授人》是一本反乌托邦类的作品,也是他作品中题材中的一个新领域。
如果我问你:你理想中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的?对于未来,也许我们会有不同的期待。也许科技非常发达,我们什么都不用做,饮食起居方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也许学校的学习不再是一场噩梦,也许星球之间可以没有藩篱……我用这个问题问过我的孩子,我的学生,他们还没短暂的思考还没结束,灿烂神秘的笑容先开放在脸上,然后是修改了一遍又一遍对未来的期待,仿佛要求不尽。人类!人,他们觉得会变得更强大,无比强大,可以控制一切。

这本书里讲的是一个看起来比较理想的社区。
一是看起来很“合理”。孩子在七岁生日时,才可以得到前面有扣子的夹克,之前的上衣扣子都是在后面的,这样是为了培养孩子相互合作的意识;比如,每个家庭在睡前总有一个仪式分享:“今天,你的感觉怎样?”每个早上还有一个仪式:“分享昨晚你做了什么梦?”这些看似给孩子与家长提供了很多交流的方式,实质上却是控制,成人为了控制孩子的一言一行而设……
二是“理想”。为了让农作物有最佳产能,这里始终保持恒温,没有春夏秋冬、没有太阳、月亮、动物和风雨。为了将危险降减到最低,不让大家有病痛,这里用药免费,一般的妇女不用生育,而由职业“孕母”代理。为了避免增加社区成本和保持稳定,成长迟缓的婴儿、年纪过大的老人、第三次犯错的犯人,都要被“解放”,也就是安乐死。
三是“人性化”。唯恐居民判断力不足,做出错误的选择,长老会还为大家决定人生的伴侣、一生的工作、为每个家庭分配一男一女两个孩子。
社区的机构设置非常简单,最高单位是长老会,是一群社区里最具智能的长老组成,负责决定社区里的大事、法则、众人的生活和工作。
这些乍一下看似“理想”的社区,在实际运行中却也是有很多问题的。不难看出,这里一切的制度都是按照“人性”的需求来做的,是人贪婪的需求而订做的。阅读他们的故事,如果深入走进他们的群体中间,觉得这种生活是残酷、无趣、不公平的。
人们选择了控制权,但同时也放弃了很多。选择恒温,就放弃了阳光、风、霜、雨、雪;为了体现公平,放弃了颜色,他们的世界中只有一种灰色。你不必为今天早上穿蓝色的上衣还是穿黄色的短袖考虑。你不必考虑买什么家具,吃什么食物,全社区的房子一模一样,家里的家具也是一模一样。在这里你工作高效,从来不会有无用的东西来打扰,如鸟、大象等动物,这里没有活的。你不必考虑你的工作,有人会观察你的行为,为你匹配适合你的工作,不管你喜欢不喜欢……
说到控制,我想起了抓起一把沙子的感觉,当你信心满满想把它紧紧握在手心里时,其实自己真能握到的却很少。
前不久,看了一部科幻电影《机器侠》。2046年,天安公司发明了像人一样的机器侠,他们个个武艺高超,体力超强,投入社会某公安机构试用,结果机器人k1与一名女孩产生感情,但他的身体里有恋爱阻止程序。
另一个k88反叛的原因是要自由,不想永远做一名机器,并且他的能量强大到人类无能为力,只有k1能与他抗衡。
如果人是上帝制造的,机器人是人制造的,那么人可以怀疑上帝,为什么机器人不可以怀疑人!——k88
如果一切都围绕人的欲望来进行,人要把一切牢牢“控制”,顺着这条线发生的这些新逻辑,其内隐含了很多生存的难题、人性的考验、无尽的危机,不得不让我们回头审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