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740
最近在看夏目漱石的《心》。之所以看这本书,完全是被书的封面吸引,淡绿色的封面,装帧极为清新典雅。
那天,看到女儿在读这本书,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买的,觉得好奇,也想翻翻。夏目漱石的《我是猫》女儿曾推荐要我也看看,说写得很有趣,但我还没来得及看。夏目漱石的书,究竟有什么魅力,竟能吸引一名中学生看完一本又看一本呢?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在网上百度了下夏目漱石的资料,了解了他的基本情况。
夏目漱石,本名夏目金之助,日本江户人,笔名漱石,取自“漱石枕流”,为《晋书》孙楚语。他是日本近代作家,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作品入选中小学课本。
夏目漱石极为喜爱汉文化,对汉文学有着广泛深入的阅读,故笔名也取自汉书里。
夏目漱石作品最大的特色就是个人心理描写精微,开启了后世私小说的风气之先。他倡导以“自己本位”为出发点的文学理念,不太看重以求真目的“挥真文学”。也就是说,他认为文学应该是缘于生活,但要艺术地高于生活的,不要太过于写实。他毕生以追求“善、美、庄严”为理想。
《心》这本书,写的是“我”一个纯真青年,仰慕一位教书的“先生”,并不断接近这位先生,对先生充满了好奇和迷恋,而先生总是以与现实不相吻合的话语,一再提醒“我”“爱是罪恶的”这句我听不懂的话。只到先生自杀后,在先生给我的信中,才让人恍然大悟,弄明白了原因。
《心》的写作手法就是悬疑,惹人好奇,让人不知不觉地跟随书中的“我”,去一起探寻心中的谜团。书中“我”大量的心理描写,内心独白,细腻而深入,纯真青年形象栩栩如生。
至于这本书为何取名《心》,我还没看明白。如此简洁的一个字书名,它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意思?难道说,是因为对先生谜一样的存在,还有“我”自身诸多的困惑,都缘于心上?希望把这本书看完时,我能弄明白,自己解答出自己心上的谜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