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天津卫的首善街,有一家小酒馆,不挂字号,也不插幌子,屋里连座位都没有,也不供应任何下酒菜,在三六九等的酒馆中,算是最末一等的了。
就是这么一个末等酒馆,也经常是人满为患,来喝酒的都是扛活拉车卖苦力的底层人。酒馆里只供应一种山芋干做的酒,便宜,酒味大,冲劲也大,喝进嘴里,必须得赶紧咽下去,不然得烧烂了嘴巴、舌头、嗓子眼。
酒馆里有一位常客,是一位老婆子,衣衫褴褛,头发蓬乱,脸色暗淡,看不清长相,也没人知道她姓甚名谁,却都知道她是这小酒馆的头号酒鬼,大家都尊称她为酒婆。
酒婆每天来酒馆,掏出两角钱,往柜台上一撂,老板把多半碗就递过去,她接过酒碗,举手扬脖,就把酒灌进了肚子里,然后就晃晃悠悠地走出了酒馆。
酒婆一路东倒西歪,就走到了不远处的一个十字路口。这里车来车往,常常出事。可这酒婆却好似有特异功能,你看着她烂醉如泥,一到这路口,却“噔”的一下,就醒过来了,跟常人一样,无比情形地穿街而过。天天如此,从无闪失。
可是有一天,酒婆到了十字路口却没有醒过来,晕头晕脑地过马路,结果可想而知。自此,这条街上再也没有了酒婆的踪影。
小酒馆里的人们不时地念叨起她来,老板听着,忽然想到,酒婆出事那天,正是自己不往酒里掺假的那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