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明朝那些事

读明朝那些事

作者: 雪藏1994 | 来源:发表于2018-04-30 14:40 被阅读0次

引子

最近终于没日没夜的读完了《明朝那些事儿》,我比较懒,看一部电影,看一本书,没有好几个理由和契机是不会动手做这件事的。记得在初中看卡酷卫视的时候就经常放一个《明朝那些事儿》(以下都称该书)的一个评说动漫,看了觉得这部动漫真有意思。后来经pf推荐,看完《大明王朝1566》---这部许多人都认为的国产电视剧top3级别的神剧,对于嘉靖王朝那段历史,家国的概念,权谋和政治斗争等都有如春风拂面,耳目一新般教化(以前太幼稚,并不会去思考),于是特别想要了解大明王朝里嘉靖那段历史,这算是个小的契机。去年看完《人民的名义》,里面我特别喜欢的高书记反复提到的那本《万历十五年》,更让我加深了对嘉靖孙子万历皇帝那个朝代,有着海瑞,张居正,戚继光等大腕扶持的大腕是为何为史学家们津津乐道的好奇与向往。不过更为直接的是上个月我看完了《康熙王朝》,道明叔饰演的康熙看了让人热血沸腾,演技也着实让人惊叹拍案叫绝,灭鳌拜,斗三藩,收复台湾,平准噶尔,无不让人大呼过瘾。尤其是在康熙晚年那段乾清宫怒斥群臣的那段戏,精彩!全剧反复提到的那颗老歪脖子树,崇祯皇帝朱由检吊死的地方,康熙皇帝那么反复的强调,因为他不想重蹈覆辙,吴三桂的叛乱,真假朱三太子,郑成功后代占据台湾,这些都无不让我对前一个朝朝是如何覆灭的倍感兴趣,我知道有空一定得去了解大明王朝,于是便拿起了这本书。


人物

这本书描写的人物之多,我实在没功夫也不愿意用我浅陋的语言去写我的感受,因为很多我都是第一次听说,不过还是有很多人物我非常想说上两句。

朱元璋:开国皇帝,从一个农民,乞丐,和尚,到建立大明王朝,这中间经历了多少,真的让人不敢想象。我本以为他和刘邦应该是一类人,什么都不会,但会用人,能收买人心,这就够了。但朱元璋会打仗,是很会打仗!不服都不行,天生的军事家。

刘伯温:是个很厉害的人物,但全书的笔墨并不多,只在两次做决断的时候力挽狂澜,不过民间实在是把他传成了神一样的角色,因为我爸小时候就给我说这个刘伯温多么多么厉害,是孔明兵法的传人等,但实际上夸张成分居多。记得看某个知乎高票回答里提到历代参谋在功成之后飞鸟尽良弓藏的下场,“伍子胥孤尸浮海,刘伯温倚柱吞金”,我很想说,是个好对偶,但是也太具体太形象了点把。

朱文正:洪都保卫战领导者,实在是太帅了,面对陈友谅的数倍大军,硬是扛了下来,不让敌人入城,天才。每每想到在南昌城墙上曾经的这般豪杰曾指挥千军万马浴血奋战,还有鄱阳湖上发生的水战,大火,对历史的肃穆感顿生。同时期的名将太多了,实在不好大书特书。

方孝孺:是条好汉,面对朱棣篡位,敢于直言,并最终被株十族。

朱棣:野心家,好皇帝,军事家。真的是佩服他当皇帝时为大明扫清北方忧患。修筑《永乐大典》,以及让郑和下西洋做生意。

于谦:伟人,面对蒙古大兵压境,临危不惧,指挥作战,守卫了北京城,后被政治斗争含冤而死。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被大英雄于谦深深折服!

唐伯虎:可怜唐伯虎的一生境遇,很喜欢那首桃花诗: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换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诗句很优美,但也略感心酸。所谓的江南才子,竟然有着这样不幸的遭遇,真是唏嘘。不过如果他去为官,那么达到那么高的艺术成就了也未可知把。

王守仁:知行合一模范代表王守仁,千古奇才啊,读完关于他的片段真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全才啊,能文能武,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政治家。纵览千年历史有几个能做到这样?大写的服!

嘉靖:驭人之术达到巅峰的皇帝,让人不得不服。可参考《大明王朝1566》里陈宝国老师的表演。

杨继盛:严嵩当政时敢于冒死直谏,何其壮哉!

张居正:张居正改革,万历中兴,让大明王朝达到顶峰。

李如松:朝鲜之战战胜小日本,扬我国威。是丰成秀吉平田一郎,打的就是你。以及后面的麻贵将军,两次作战,成功抵御了日本侵占朝鲜进而徐图中原的野心,再次感叹太祖当年毅然决然的要打抗美援朝的英明决断。

魏忠贤:著名太监,大写的坏人贼子。《绣春刀》系列里金士杰的表演真的很不错,不过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杨涟:(东林党)同时期对抗阉党,后最终被著名太监整死。在狱中严刑拷打那一段真的让人读来感到慎得慌,无限敬佩。小木匠朱由校的毫无作为真的很无语。

崇祯:大明最后一个皇帝,虽然励精图治,为人也聪明谨慎,为政殚精竭虑,奈何大明气数已尽。最后吊死于景山拒绝投降被俘,可歌可泣!同时期的袁崇焕,孙承宗,洪承畴,左良玉,孙传庭,祖大寿,毛文龙,陈奇瑜,卢象升,杨嗣昌,这些历史上或英勇善战,或运筹帷幄,或昙花一现,或力挽狂澜,但奈何都仅仅是历史车轮的一颗颗小螺丝钉。闯王李自成,八大王张献忠,皇太极,吴三桂,崇祯年代大明之亡,也依然留下了那么多荡气回肠的画卷!


思绪

1.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政治,而有政治的地方就会有政治斗争;

2. 真的第一遍看完,会被里面无穷无尽的政治斗争烦死,不是你整我就是我整你,也相信了那句“别看今日跳得欢,小心将来拉清单”。

3. 即使在乱世之中依然会有无数感动人心的瞬间存在,比如朱佑樘幼年时期,万贵妃权倾后宫,但是这样还是存在这样一批太监和宫女将他带大。

4. 从来就没有以史为鉴之说,只有超越历史之人才能看破历史,但不存在这样的人。

5. 不需要去了解那么多外国历史,我们国家自己的浩瀚几千年历史就有无数的瑰宝等着我们去挖掘。政治,历史,文化,军事,权谋,哲学,你看或者是不看,他都在那里。读史是十分有必要的,然后这样好的史书是非常值得推荐的!因为比起平时看见的几个小故事,几句小鸡汤,你也许并不会引以为意,但是历史的厚重感在哪里,事实摆在那里,而且无数的反复发生的事情都摆在那里,这样得来的结论能不让你应以为戒?

6.不过作者在后记里的那几句我又迷茫了,作者说:”现在我来告诉你,以史为鉴,是不可能的。因为我发现其实历史没有变化,技术变了,衣服变了,饮食变了,这都是外壳,里面什么都没有变。还是几千年前那一套,转来转去,该犯的错误还是会犯,该杀的人还是要杀,岳飞会死,袁崇焕会死,再过一千年,还是会死。所有发生的,是因为他有发生的理由,能超越历史的人,才叫以史为鉴,然而我们终究不能够,因为我们的欲望和弱点。所有的错误,我们都知道,但是终究改不掉,能改的,叫缺点,改不掉的叫弱点。顺便说下,能超越历史的人,还有有的,叫圣人。“ 然后作者又和颜悦色的说要继续前进,因为我们还活着,活着就要继续前进!

6. 全书以徐霞客结尾,我一直很纳闷,但最后终于明白

你捧起书,读了很长时间的兴衰荣辱王侯将相风云变幻,你的脑中上演过无数场金戈铁马刀光剑影你争我斗。

有一天,你终于读到最后一章,读到徐霞客的故事,读到末尾那句“成功只有一种――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你突然安静下来,看过的那些王侯将相还历历在目,大明王朝的风云还在脑中翻涌,你却在那一瞬间,觉得它们都不重要了。一切烟消云散,你拨开云,终于看到了作者的用心良苦,以及整部作品的落脚之处。

作者:三碗碗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246573/answer/48269467

这个知乎答主写出了无数看完该书的读者的最大心声。


评价

实在太佩服作者了,能将历史说的如此有味道,而不是胡编乱造!而且看到了作者的文笔,让我更加意识到文字是多么的有力量。写这篇感想时,我恨不得将作者的对应的每一句都抄下来,因为他总结的太好了,很震撼,很动容,让人读罢绕梁三日之久。但我还是用我自己粗糙的文字,凭着自己的记忆写下我的感受,因为我不是在写书,我是在写日志。但真的很想再将作者文中的那些精彩的文字摘抄下来,经常回味,这个就后面有时间慢慢续上把。


摘抄

相关文章

  • 读明朝那些事

    引子 最近终于没日没夜的读完了《明朝那些事儿》,我比较懒,看一部电影,看一本书,没有好几个理由和契机是不会动手做这...

  • 读《明朝那些事》

    写东西本身就是一件挣扎的事,像是用刀片刺入皮下三分,洒下种子,缝合伤口,它不会开花也没有生命。我小心的审视...

  • 读《明朝那些事》

    所谓的能臣并不单指正臣、忠臣,也包括所谓的奸臣,它只能用来形容人的能力,而不是立场。这些人都是真正的精英,但是他们...

  • 读《明朝那些事》

    生在帝皇家,虽说是人人羡慕的对象。但也是真正的孤家寡人。咱们先来说说中国的历史周期率。每一个大地主都是在底层租户的...

  • 读《明朝那些事》有感

    读《明朝那些事》后,有个大大问号。就是朱元璋的那些才能哪里来?天生的?后天学习的? 天生的?他家至少三代贫农,饭都...

  • 读《明朝那些事1》

    我喜欢历史,喜欢那些过去的人和事,尤其是明史,在历史的长河中,值得回味,引起无限的遐思。 首先,先说一下明朝的开国...

  • 读《明朝那些事》有感

    历史,是对过去的人或物的一些记录,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一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在这样的功能定...

  • 读《明朝那些事》有感

    历史,是对过去的人或物的一些记录,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一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在这样的功能定...

  • 读《明朝那些事》有感

    明朝,那是一个伟大的年代。可如今的人们到底还有多少人记得那段历史。现在大家都很浮躁,可能对这个年代的认知也就只停留...

  • 读《明朝那些事》有感

    “读史可以使人明鉴”,当然这句话的前提“读”。什么样的人可以读书,当然是生活在现在的幸运的我们。并非是古人不可以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明朝那些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iwz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