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以来,关于追星,总想说点什么。可成年人的拖延症啊,拖着拖着就:要不算了吧,然后:就算了吧。
从前追星不混饭圈,是远离爱豆生活的墙头追星方式,听歌看剧疯狂磕颜。墙头被黑后,后来去看了起源。一开始的时候,站在各自立场,双方怒的都很有理,行为却是极端的。理智的少有,多是被“爱”冲昏头脑,还夹杂着诸多蹭热度。后来,变了性质,成了一场大规模“站队”活动,在这场无意识网络狂欢里,大家都过于暴躁,慢慢的就演变成了无边的网络戾气,于是,“键盘站在了道德高点”。
墙头追星girl也慢慢从“这些人在说什么乱七八糟”的心情,进步到,拿出这些标榜所谓“正义”的言论来做个逻辑分析题,乍一看上去挺有道理实则一细想逻辑漏洞挺多,不就是练习好机会嘛,乐此不疲。
认识这位墙头是因为剧,粉上确是因为看了一个采访,冷静而克制。后来又去翻了各种各样,挺阳光积极正能量。可处于网络时代,所有的言行都被放大无数倍,黑子拿着放大镜开始狂欢。他没说吗?他说过了啊,可当黑暗成了趋势,大家就忽略了那些光。


后来出了《光点》,单曲循环几乎一整夜。
在那个崩溃的夜晚,也给我带来光。
我想追星的意义就在此。他虽然离我们很遥远,但在无数个现实崩溃的瞬间,可以带给我们光点和力量。
后来他回应了,工作室回应了,后援会回应了。
不破不立。还是通透的他,值得粉的他。
本来这个小作文是没有的了,今日戴起耳机隔绝世界找工作灵感的时候无意听到一个他和伙伴读诗的音频。
内心欢喜,克服了拖延症。做了点喜欢的事,重新启动每日小运动。
哦对了。
追星还有一个现实意义就是,你想想你的体重就快要赶上180+的人的体重,还不赶紧减肥!
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