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
《每天最重要的两小时》读后感

《每天最重要的两小时》读后感

作者: 丁火火 | 来源:发表于2017-11-03 14:10 被阅读50次

这是一本神书,真的,严重严重推荐去阅读一下。

其实,刚看标题的时候很抵触,以为又是一本成功学之类的书籍,比如说,你要在一天当中集中两个小时去看书,或者要知道每天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然后应该努力花两个小时去把这件事情解决一下。

很多时候,时间管理给我的感觉就是充分利用一天24小时,恨不得一天有25小时,而且在这24小时之内出去睡觉休息都要达到高效的状态,总而言之,时间太重要了,重要到不应该去浪费每天一分每一秒。

可是人又不是机器,怎么可能一直高效呢,我当然也知道,很多名有成就的成功人士都是特别珍惜时间的,我已经不止一次听到或者通过书籍看到过一些成功人士从来不过节日,周末也是在工作,也是在努力的,我知道啊。

李笑来他就给我们算过关于他20年的这样一笔账:

你知道一年有多少个节假日吗?很多人还真不知道,也没好奇一下去查过。算上周末双休日,一年下来,“法定节假日”大约115个。

从1995年,到现在2015年年底,算20年罢。

115×20 = 2,300(天)

也就是说,这些年下来,我比别人多了2,300个工作日。我多做了很多事情、做了更多事情,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假设多出来的每个工作日里,我每天工作时间只有6个小时 —— 虽然肯定比这个长,但也不可能是12小时以上啊;然后,我也是干一会儿玩儿一会儿啊,要不然怎么会弹吉他呢?

2,300×6 = 13,800(小时)

那么,我比大多数人多工作了13,800小时。什么“一万小时”理论之类的,不是没道理,但在我这里确实没劲,弱爆了。

2300÷365 = 6.3(年)20÷(20 - 6.3) = 1.459(倍)

于是,过去的20年里,我那20年的时间密度是大多数人20年的1.459倍,凭什么我不多收获一些呢?其实我也一样贪玩的,我也一样偶尔松懈的,只不过,24小时里,你怎么可能除了睡觉全在松懈?我觉得这也挺难的。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就拿我本人经历来说,我有一个男票,我很喜欢他啊,他周末或是闲暇时间来找我玩,他一找我玩,我就喜欢缠着他亲亲抱抱,反正能够一起做事感觉就特别好。

然后待在一起时间长了,免不了有矛盾,会吵架,一点儿小事就会和他生气,但是仔细想一想事吵得事情很重要吗?并没有,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很多时候我完全可以转移注意力去做其他的事情,看看书看看文章做做自己的事情。

但是有时候我满脑子都是男票,想让他和我一起玩。而他有时候趁我去上厕所的时候就会玩游戏,王者荣耀,一玩就停不下来,我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就躺在他身边看他玩,其实心里气的要死,妈的,居然不和我一起玩,然后,一天时间基本就各种耗在男票身上了。

工作的时候手机叮的一声推送消息过来了,手机在手,天下我有,自然而然的我就抛下了手头的工作,逛淘宝,买衣服,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就玩手机了。

更多的时候,我会经常纠结是看书呢还是去逛街,纠结了半天,选择去逛街,很快半天就没了。

女生嘛,一旦选择去做个头发,护甲美甲,时间就溜走了。

但是当你选择去看书的时候,经常也就发现一开始的时候困难了一点,心理上不大能接受,但一旦拿起书看了两页就会继续看下去,然后,一晃,两个小时也就过去了。

这本书从另外一个角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三个字:抉择点

请意识到每天的关键时刻——抉择点

人,这奇怪的动物,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处于自动模式下——我们的所思所想所做都是按照无意识的常规程序进行的。

所谓无意识,就是思维或者大脑并非有意识去做事,换句话说,我们对很多行为都习以为常非常熟练,几乎不用有意识去监控他们。

你早上刷牙大都都是闭着眼睛,左刷刷右刷刷,你有那种很强的意识去做这件事吗?没有吧。

你习惯了骑自行车,还可以一只手去骑它,压根不会去考虑太多的细节。

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是这样的啊,你习惯了,然后做这件事的时候就会不花任何力气,自然而然就去做了啊。

更像是你刚开始去学车,各种担心害怕,左脚右脚小心翼翼,头脑异常清醒,警觉度超高,深怕出点什么事,你问老司机,他开车还会有什么感觉吗,不会吧,这个车好像就是和他融为一体了。

《习惯的力量》中说到,普通人的行为所达到的漫不经心程度,或许比我们能意识到的还要高很多。我们每天所做的大部分事情一般不经大脑,自然而然的就去做了。

重点来了,既然我们会如此频繁的进入自动模式,那么每天其实并没有太多机会能让我们有意识的决定下一步该做什么。所以意识到这一点很重要。

简而言之,你应该做到什么,就是当你完成一件事自动模式的情况下,请等一等,给自己一点时间去思考一下而不是迅速的直接进入第二项,切换过程需要你仔细考虑一下接下来的工作值不值得,能不能够换一种做法,而不是轻易的被习惯暗示牵引。

你刷完牙的时候,好,注意状态是你刷完牙了,抉择点来了,你可以仔细思考一下下一步做什么会比较好,而不是回到房间一看到床大脑立刻蹦出来我想睡觉,然后你就回到床上去了。

就像我看到男票在打游戏心里气的要死居然不陪我玩,但是这个时候,抉择点来了,我可以选择躺在他身边看他打游戏,我也可以想想是不是自己可以去学习一下,我看他打游戏,时间就这么过去了,我看书,时间也就很快就过去了啊。

请注意你每一个切换任务的时候,请多想想,下一步去做什么,而不是轻易的被手机,被短暂的大脑思考而牵引。或者是轻易地被负罪感、焦虑感、取悦他人的愿望、渴望等都会激励我们去做与这些情绪相关的任务。请警惕自己的情绪。因为情感冲动而特别想做某个特定的任务,或者被一一种增强的犹豫不决感淹没时,我们通常会不假思索的抓住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个任务,然后一心一意做起来。

你仔细等待想一想的话,最多花费了十分钟,可是略过这一步,被暗示或者不加思考去执行一项任务,浪费的时间就有可能是一下午。

抉择点能够让你与眼下最关注的事保持一定的“距离”,能让你做出更有策略性、更有意识的选择。研究表明,制造出心理学上的距离会带来更高层次的思考——因为你心有大局。

如果我们与某个决定的心理距离太近,就会倾向于看重眼前最关注的东西。

大局观或许也就是这么来的,拉开眼前利益与自己的心理距离。

我也终于知道为什么有时候会觉得男票做事很从容,而有的女人比如有时候的我会表现的这么歇斯底里。

更多时候,我们就类似于机关一样,一按就触发,太过听从大脑的指挥,而不去思考值不值得做。


就像我以前逛街的时候,看见“打折”两个字,就好像是触动了我大脑的机关,立马奔过去,却从不考虑思考自己缺不缺衣服,有没有必要去买这一东西。

就像是发现自己的兄弟被人骂了立马过去揍别人却没有搞清楚来龙去脉。

就像是看到炸鸡就去刷卡,吃完觉得不够还可以再来两打。

不要随便开始一项新任务,除非有意识的决定了它的确值得做。

当你开始更清醒地意识到每一天的抉择点时,你就会惊讶的发现,自己从前是多么频繁的轻易屈从了自己的大脑,任由它随机决定下一步要完成的工作。

请明智的对待每一个抉择点,思考每一个接下来的工作。

节约两个小时也就轻而易举了。

相关文章

  • 《每天最重要的两小时》读后感

    这是一本神书,真的,严重严重推荐去阅读一下。 其实,刚看标题的时候很抵触,以为又是一本成功学之类的书籍,比如说,你...

  • 每天重要的两小时

    你有没有计算过你每天玩手机的时间?细想这个数字是不是很惊人?你有没有觉得你每天都很忙?细算你一天获得的钱数是否依然...

  • 每天重要的两小时

    乔西·戴维斯著 ◆ 第1章 前言:成为高效之人 >> 1.意识到你的抉择点。只要你开始一项任务,基本上就会处于自动...

  • 高效的一天,从抉择开始

    ——《每天最重要的两小时》读后感 回首你过去的每一天,是否曾忙碌不知为何?是否记不起当日有什么成果?是否迟迟完成不...

  • 如何创造你《每天最重要的两小时》?(二)

    文章如何创造你《每天最重要的两小时》?(一)说了“每天最重要的两小时”中的“管理抉择点”和“管理心理能量"。接着说...

  • 《每天重要的两小时》笔记

    时间这个资源是稀缺的,恒定的,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谁也更改不了。其他资源说是稀缺,但都是可以通过间接方式找...

  • 每天最重要的两小时

    目前常用的时间管理方法主要有: 1.依靠自控力执行制定的计划表,但很多人不能坚持; 2.将事情按重要程度和紧迫性分...

  • 每天最重要的两小时

    昨天听了《每天最重要的两小时》这本书,里面谈到了富兰克林的例子。富兰克林一个拥有多重斜杆身份的人,是一个科学家,发...

  • 《每天最重要的两小时》

    你是否觉得一天到晚都忙忙碌碌的,可是到了月底回忆却不知道做了些什么?就如我,暑假已经过了一个月了,却发现自己该看的...

  • 每天最重要的两小时

    《每天最重要的两小时》是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博士、神经科学专家乔西·戴维斯的理论著作,乔西·戴维斯擅长从心理学和神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天最重要的两小时》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jjt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