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片草在散发着它的微香,那一座山,墨绿的,也十分干净,郁郁葱葱。那一边,是城镇、河流、平原。我很喜欢那里的河流,喜欢它的壮阔和湍急;还有宽阔的平原,在暴雨后,可以随意的看见天空中大红色的落日和墨蓝色的云;还有并不拥挤的城镇,它让人感到安宁和百姓安居乐业的喜庆。在这里,天地人都美好的融入在了一起,真羡慕这里的环境呢,如果是来度假的话就更好了,可惜,是来社会实践的。
当我一踏进这里的土地,我就爱上了这里,它是我心中的诗和远方、理想中的居住地。我想着这一切都会让我在一个月里慢慢欣赏,心里充满了幻想。然而上班不久疲惫就打破了我想要去了解这里的心情。每天12个小时重复单一劳累的工作让人倒头就睡,月亮和星星无人观赏。单一的工作还让人思想匮乏,每天,就像机器人一样去操作这些简单乏味的工作,没有什么可以安慰人的寂寞,陪伴我的,只有幻想——回忆,未来的畅想,虚构故事的编造。
我只是来实习的,只有一个月,却是浓缩了一些普通工人的一生。深深的记得,去的前面十五天,吃了整整十五天的洋葱加白菜,我就一天一天的数着,盼望着另一种菜的出现。住宿也让人印象深刻,都说“高处不胜寒”,但四楼的天气并不解风情,连风扇也偏爱上下床中的下床,只得让妹妹睡下床,我去上床,没有风扇的床每天都像冬天的炕,大夏天的蒸桑拿。只得转战地铺,坚硬的地铺让我无时无刻想念自己的床,想念我的学校。今年是2017年,这跨年代的食宿我不知道是否只恰好存在我实习的这个厂里。
我在看着我煎熬的生活时,也在揣测着他们的生活——在厂里吃住和自己开生活都是一种艰难的选择,因为钱在左右着他们的选择。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自己需要养活,更不算人生起伏跌宕中的意外。刚去不久的一天晚上,打水,一位阿姨说:“你们是新来的吧?我们厂里没有多少很年轻的,一看就觉着你们刚来。”我说了一句让我自己记忆犹新的话:“当然,一个年轻人现在还来这厂里的话,怎么养得活一家老小。”
多少普通劳动民是一辈子省吃俭用、一辈子艰苦奋斗,可换来了甘甜吗?只能期望下一代有出息,完成这未尽的愿望。当然这包含着许多原因,自身能力的不够和社会原本的不公等等。这些直接间接的原因,不是我所能及的,也不是我我所能妄言的,唯一能做的只有努力改善自己,去符合时代的要求。一句话“人可以白手起家,但不能手无寸铁”,这是一位老人写给他的后代的,望共勉。若不努力去摆脱桎梏和提升自己,那么,即使身处一个诗和远方的地点,也无力去欣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