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次出门学习都收获颇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次学会的技术讲解重点始终围绕在一个点上:慢练是个宝,这与我平时的教学不谋而合。
不徐不疾,如流水行云,自然水到渠成。
从手型的固定,至大小关节托劈,快四点,点指,绕指,左手的练习方法,长摇,短摇,扫摇周老师都进行了细致的讲解。
例如:
1.关于绕指左手练习,
放松,力度,由慢渐进。
练习时要有量的积累,每天至少十遍且中途不能休息,耐力的训练。
2.扎桩摇适用于弱摇,而强摇更适合于悬腕摇。
长摇的耐力训练,手腕向内发力为主,外侧自然惯性回带。
短摇的三至九训练,先从奇数3.5.7.9入手,再练偶数。
3.扫摇的手型问题。
扫为辅,摇为主。
扫摇同步。
4.山东小关节托劈,河南大关节托劈运用的原因。小关节颗粒性强,大关节力度深沉。但注意两种方法不能共用喔。
5. 指甲需注意的问题
……
关于节拍器,虽然开始时很麻烦,但后面会越用进步越显著喔。从四分音符,八分音符至十六分音符…一步一个台阶走,
不要跳跃式前行,基本功要扎实。

内容很精炼,干货多多啦,
大家也提了很多问题,
贴弦,离弦的运用,
噪音的避免…
感恩四川古筝学会的老师们的辛苦付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