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不了解胡红梅,今天无意中上网浏览,看到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对深圳如意小学老师胡红梅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结果。再去搜一下胡红梅的信息,感觉一个女神教师的形象轰然倒塌。看到有人说这是时代的悲剧,有人在义愤填膺地谴责机制,还有人否定树榜样立标杆。我不以为然,认为这都是废话。我来说几句:
第一、请不要把个人的错都推给时代。本来是谴责胡红梅学术不端,变成了谴责时代,这有为其开脱责任寻找借口之嫌。这个时代,有许多默默耕耘的教育工作者,他们安守本分,把一生奉献给教育事业;任何时代,也都有不择手段沽名钓誉的人。
第二、也不要轻易把个人的错推给机制。机制是由人组成的,再好的机制,也要靠人来运行。不能因为运行机制的人失职了,就否定机制。机制只是个工具,一味责备机制,就好比有人拿刀杀人了,要去找制刀售刀的人问罪,岂不可笑?首先要搞明白,胡红梅获得了这么多荣誉,当初都是哪些部门哪些人在把关?尤其是“深圳市道德模范”如此神圣的称号,是谁给她颁发的?
第三、也不要轻易否定“树榜样,立标杆”。作为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树榜样,立标杆”是人类的智慧。历史证明,人类有模仿的天性,树榜样、立标杆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一花引得万花开,这是非常经济的管理方法。树榜样树错了,立标杆立错了,要反思主体的责任,而不是因噎废食。
胡红梅是一位拼搏奋斗的年轻老师,这些年肯定是为社会做过许多好事的。她以前风光无限的,现在名誉扫地,可能还要承担法律风险。如果要归责,这主要是她个人的错。
她的错,首先在于她出名的心太重了。她不懂得荣誉是把双刃剑,如果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的。这是她的思维局限,没有处理好名实关系,以至于努力方向跑偏了。因此,她给人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
她的错,还在于私心太重。是私心蒙蔽了她的眼睛,肆无忌惮抄袭别人的作品据为己有,竟觉得理所当然。她看不到,联系原作者合作共赢也是一条光明的道路;她更看不到,抄袭行为背后的法律风险。
怪罪于时代、机制,这种笼统的归责,可以发泄情绪,但于事无补;至于怪罪于“树榜样、立标杆”的做法,那更是一种幼稚病。胡红梅现在是不幸的,但这种不幸主要是自己造成的。评奖者失职失察,应该去问责具体的部门和具体的人,而不是否定时代、否定机制或者否定方法。
上海市华荣律师事务所范玉伟律师
2020年3月7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