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泰安
泰山老奶奶的“家”

泰山老奶奶的“家”

作者: 更泰安 | 来源:发表于2017-04-08 18:05 被阅读86次

泰山奶奶,又被尊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简称碧霞元君。被道教认为“庇佑众生,灵应九州”,在汉族民众的心理层面上有求必应、无所不能。

灵应宫位于泰安城西南隅,蒿里山的东面。原名“天仙祠”。是泰山奶奶的下庙。泰山奶奶的祖庭则是位于泰山极顶的碧霞祠。

灵应宫山门南临灵山大街,单檐卷棚歇山顶,砖石结构,拱形门,面阔5.25米,进深 7米,通高6.9米。山门内东西两侧原有钟鼓楼,现仅存东侧钟楼,为单间方形两层卷棚硬山顶,边长4.6米,东西两面各开一门,木制楼板,东有石阶。

山门东侧为钟楼,以前是早上敲钟报时之用,就是“晨钟暮鼓”之晨钟。钟楼约为民国重修灵应宫时所建,楼内原有铜钟一口,1972年移至岱庙。钟楼西有2002年复建时发掘出的明钟楼遗址。

钟楼对面为仿明式鼓楼,是根据原址发掘现象复建的,砖木结构,比钟楼体量略大,为方形五脊歇山顶,大出檐,亦分上下两层,木质地板。依照中国古代建筑特点,左右应以轴线为中,相互对称的,而在这里,却出现了不对称,这是复建者的一次匠心独运,恰好将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展示给了人们。

“殿庑崇丽、回廊周密、中为崇台”的穿堂,是一进院落的结束,是二进院落的开始。

崇台之上原设有铜亭一座,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建于岱顶碧霞祠,后于崇祯十六年(1643)前后被移至泰城遥参亭,至顺治五年(1648),铜亭又被移至灵应宫内。

“楼高丈余广袤称,轩窗栏楯工雕锼”,铜亭的构件及神像均为铜铸镏金的,故而又被称为“金阙”。铜亭为重檐九脊歇山顶,四面装隔扇,并能移动开关,原有四壁和天花板等,内祀碧霞元君铜像。建国后,为更好地保存这一古物,在灵应宫内放置了320多年的铜亭于1972年被移至岱庙。

崇台向后,即为灵应宫主体建筑正殿。正殿建于方形石台之上,五脊硬山顶,上覆灰陶瓦,绿琉璃瓦剪边。五架梁八檩前廊式,面阔五间。内祀碧霞元君等像。

道经中说:碧霞元君是西天斗母的化身,在泰山修道成真,位证天仙,受玉帝之命,统领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民间传说碧霞元君能佑众生,特别保护妇女儿童,有求必应。现在每年有逾百万的香客游人,登泰山朝拜碧霞元君,心香一瓣,祈神福佑。

而今的灵应宫已恢复了青春的容颜,成为泰城人民休闲、游览的好去处。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更泰安

相关文章

  • 泰山老奶奶的“家”

    泰山奶奶,又被尊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简称碧霞元君。被道教认为“庇佑众生,灵应九州”,在汉族民众的心理...

  • 拜寿泰山老奶奶

    千年古刹碧霞祠, 东岳圣母应九州。 世代膜拜佑天下, 四月十八福禄寿。

  • 有求必应

    “有求必应”这句话多出现在民间。我们这儿的习俗,每年三月,要给泰山老奶奶过生日,平时有啥事情,去小泰山求求老奶奶。...

  • 泰山故事---“祈泰山五福”

    一、泰山五福 1、平安之福 “登泰山 保平安”,祈祷平安,是大多数游客攀登泰山怀着的美好愿望。泰山老奶奶,更是老百...

  • 泰山,我深情地把你凝望

    小时候,望着西方发光的远处我问母亲那叫什么地方,母亲说那是泰山,山上住着大神仙,叫泰山老奶奶。我家在泰山东麓...

  • 去老奶奶家

    今天下午我和妈妈妹妹去老奶奶家,到了老奶奶家,老奶奶还没有开门,我就大喊老奶奶老奶奶快开门,到了屋里妈妈让我...

  • 梦境 泰山

    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 我梦见去泰山了,正好路过泰山老奶奶的庙,我想要不去拜拜吧。 刚准备进去,听见有人告诉我说,你...

  • 心怀敬畏

    今天是我的生日,农历的七月初三,在泰山,初三,初六,初九都是祭拜泰山老奶奶的好日子。 有人或许说,那些神神鬼鬼的,...

  • 寻家的老奶奶

    在5月25日的傍晚,在平地街上发现了一位迷路的老奶奶蹒跚的走在路上,好心的路人把她带到平地村委的椅坐下,并给她拍了...

  • 隔壁家的老奶奶

    今天中午的时候有太阳,吃了饭之后,家里人都不知道忙什么去了?我独自一个人在家里,很是无聊,想到处走走。这样的事情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泰山老奶奶的“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ltr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