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复活》后感

读《复活》后感

作者: 郑嘉欢 | 来源:发表于2018-07-10 22:46 被阅读0次

      要永远宽恕一切人,要无数次地宽恕别人,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无罪的,没有一个人不需要宽恕,因此,也就没有一个人有权力去惩罚或纠正别人。            -----题记

      《复活》,是来自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它是在俄国革命期间,作者对于残酷的社会统治,阶级斗争,以及人性的黑暗的无情揭露,指责,反应了当时社会处于底下层人民被压迫的悲催命运,及对他们的同情。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玛斯洛娃和聂赫留朵夫两个经典形象,玛斯洛娃是贵族养女,但饱受歧视,甚至在家里的地位连个仆人都不如。聂赫留朵夫是高高在上的公爵,他本是一个纯真善良的男孩,但在贵族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变得冷酷无情。一天,在玛斯洛娃养母家,他们相遇了,第一眼,玛斯洛娃便爱上了他,他也因她而心动。那晚,他诱奸了玛斯洛娃,事后,只丢给她钱,而后杳无音讯。这让玛斯洛娃感到绝望,她想告发那个无情的男人,却被聂赫留朵夫的父亲勾结法官被判诬告入狱。玛斯洛娃已怀有身孕,被赶出家门,沦为社会最底层,备受折磨。出狱后,她变成了一个妓女,花天酒地,她似乎就要在这种无尽堕落的环境下生存下去。直到她又因诬告上了法庭,在法庭上,他们又相遇了,聂赫留朵夫看着眼前这个曾经被他引诱的女人,深受良心谴责。是他毁了玛斯洛娃的一生,让她背负屈辱,他开始忏悔,他为她奔走申冤,请求她原谅自己并与他结婚,以此来赎回自己的罪过。但上诉还是失败了,他放下一切陪她流放西伯利亚。最后,他的行为打动了玛斯洛娃,她从新爱上了他,但为了不影响到聂赫留朵夫的名誉和地位,她没有同他结婚。最后,玛斯洛娃和一个革命者结婚了,黑暗的社会毁掉了两个相爱的人。

      爱过,忏悔过,沉思过,最后他决定复活,他决定重生。他在那样不堪的环境下,依然选择了本心,去追逐自我,去弥补过错。也许他追求的不仅仅是玛斯洛娃,而是在纷杂的社会中找到了他道德的准则,让他沿着这条路去获取重生。那一夜,聂赫留朵夫花了一整夜的时间读福音书,那是他曾经看不懂不理解的准则,教训,但现在,他明白了。他因此而喜悦。

      他在那样的环境下都能坚持自我得到重生,而我们在这光明的环境中是否应该做的更好呢?不被灯红酒绿的世界迷惑。善,与恶,仅存于一念之间。宽恕别人的错误,也是宽恕自己,才能把握好生命的小船,不迷失方向,持续真正的自我。

相关文章

  • 读《复活》后感

    要永远宽恕一切人,要无数次地宽恕别人,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无罪的,没有一个人不需要宽恕,因此,也就没有一个...

  • 《复活》后感

    在看书方面 ,我很少能有持久的热情,看完一本书甚至需要好久,并且很少写后感,看完《复活》后感触很深,特别想记录下来...

  • 读《复活》所感

    《复活》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所写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主要内容为:贵族公子聂赫留朵夫在参军之前去姑姑...

  • 《复活》读后感心得体会(6)篇及在线阅读地址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在线阅读地址 《复活》读后感心得体会 第(1)篇 这本书读的特别艰难,一个是翻译的不好,...

  • 读 后 感

    看了小马甲的《愿你无岁月可回头》记得他在刘匿名这章节的一句话“愿你能放手一搏,快乐的活在当下,不计对错。能...

  • 读 后 感

    读巴尔扎克的《邦斯舅舅》一文中,我理解到“一个人做一件事情是有目的性的,不管这个目的是好是坏。没有人愿...

  • 读!后感

    近日读了巴金的《家》憩园《秋》。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巴金《家》读了一半还是没有耐心一次性读完一本书,脑里留...

  • 读 后 感

    近年来,公安系统的李玫瑾老师,在网络培训中特别走红;因为她是从犯罪心理的角度,倡导注重人格健康培养,必须从娃...

  • 读《复活》

    法国的罗曼·罗兰曾说过:《复活》是歌颂人类同情的最美的诗,是真实的诗,书中体现了卑劣与德性,一切都已不宽不...

  • 读《复活》

    当年他们共下决心,互相支持,一生为善,尽心竭力使所有人都幸福。 ---列夫·托尔斯泰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复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mfc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