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帖子

作者: 铅笔芒种 | 来源:发表于2020-06-29 14:55 被阅读0次

李白的《上阳台帖》千年漂泊,居然没有失落于烽烟,大概自有与后世的因缘。

一千多年里,宋徽宗,赵孟坚,张晏,项元汴,乾隆帝,凡是藏家,都对之宝爱非常,然世事变迁,难如人意,字帖终是聚散不定。

最后一任私主人是张伯驹先生,他是个大豁达大智慧的人,将字帖赠送故宫博物院。

《上阳台帖》由此安定。

字帖能被瞩目千年,自是因为他的创作者——谪仙人李白。

这是李白传世的唯一手迹。

“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十八日上阳台。太白。”

阳台,指阳台观,在王屋山。

王屋山,就是败给愚公以子子孙孙之力移山之志的那座山。

纵使不敌人间志,因人成就,王屋山,仍是名山。

阳台观是唐代道士、道教上清派十二代宗师司马承祯所建。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出蜀,在江陵,遇到归乡途中的司马承祯。时,司马承祯已是八秩老人,曾先后被武周皇帝、睿宗、玄宗召入京师问道。李白25岁,仗剑辞亲,满怀豪情和憧憬,离开故乡,以诗会友,闯荡天下。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

李白生活的故乡,道教活动十分活跃。“十五游神仙”,李白一生的思想,都有道家思维的影子。在江陵,听说司马承祯也在,赶忙去拜访。

两个人谈诗论道,一见如故。

但二人一生只此一面。

一生一会,而一会绵延一生。

司马承祯把李白纳入自己的“仙宗十友”,并向其他朋友盛赞李白。

李白写《大鹏遇稀有鸟赋》记录与宗师的会面,后来也写诗纪念情谊。

开元十五年,司马承祯在王屋山建阳台观,居此修行。开元二十三年,二人别后十年,司马承祯羽化登仙。

别后十九年,李白离开翰林岗位,恢复自由身,仕路断绝,壮志不遂,索性畅游江山湖海,是排解,也是丰富。

这一年,李白遇到了杜甫,他们结伴登上了阳台观。

斯人已去,往事不可追,而风光如旧。李白禁不住泼墨挥毫写下感慨:

物象千万。

清壮何穷。

山河壮丽,宇宙广阔无垠。

人间的那些烦扰挫败渺小如蛛丝纤尘,不值一想。

谪仙人是真洒脱。

道法自然,如是。

山高水长。范仲淹也写过,在《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结尾: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山高水长,可以是自然物象,可以是高士风范,也可以是真挚情谊。

李谪仙的笔,当然是老笔。

相关文章

  • 李白的帖子

    李白的《上阳台帖》千年漂泊,居然没有失落于烽烟,大概自有与后世的因缘。 一千多年里,宋徽宗,赵孟坚,张晏,项元汴,...

  • 今日学得唐诗一首

    午睡的时候,脑海中突然闪现之前看过的帖子,关于李白与孟浩然,杜甫与李白,孟浩然与王维。想起送孟浩然之广陵,可是突然...

  • 关于李白

    混简书,看到一张李白的帖子,有点想法! 忘了从哪儿看到的,好像说李白他家在碎叶城并不是从他爹李客那会儿开始,好像说...

  • 话说李杜CP

    说起长期霸占语文课本阅读与背诵,让人又爱又恨的杜甫,曾经在知乎上看到一篇帖子,说杜甫写了很多诗送李白,而李白都没怎...

  • 帖子

    npm和yarn的区别,我们该如何选择? https://www.jianshu.com/p/254794d5e741

  • 帖子

    swift5新特性 https://mp.weixin.qq.com/s/FNhXn8Z4zRo6sGzP_yxKtg

  • 帖子

  • 帖子

    痛楚,一陣陣的襲來 氣息,一次次的軟弱

  • 帖子

    有的同事是真讨厌 讨论别人放 又公开打听我作为一只单身狗的年龄

  • 帖子

    之前,一直对小岛上写帖子,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原来要开会员,或者是要20天日更才可以,所以我完成了20天日更。 很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白的帖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mio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