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

作者: 光棍哥 | 来源:发表于2019-04-24 14:35 被阅读4次
归园田居

      晋朝陶渊明被后世之人称为隐士的典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田园诗句令人耳熟能详。陶渊明自小受儒道两家思想理念所影响,入仕为官13年,然后不为5斗米而折腰,毅然归隐田园,过起了种豆锄荷的生活。

    年将半百的我,今年机缘巧合下,竟然有幸学起了陶渊明,开始尝试起了田园生活。

归园田居

        清晨,在小鸟清脆的鸣叫声中,我悠悠从梦中醒来。披衣而起,漫步在农间小径。

归园田居

        远处是鸟语花香,眼前碧绿的蔬菜叶子上,晶莹剔透的露珠正随着微风来回滚动,把清晨的阳光折射成璀璨的七彩霞光。拂面清风送来田园的清香,令人陶醉其中。

归园田居 归园田居

      独立于宛如仙境般的晨风中,整个人浑身上下仿佛都变得清澈透明透明起来,忘记了尘世间的一切烦恼,自己也成了大自然的一部分。天人合一,不外如此。

归园田居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很多东西总要开始慢慢的学会放下。年轻的时候,要在都市中拼搏,绽放自己青春的激情。尝试人间百态,历经人世沧桑,是为入世。

      子曰: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即知天命,就要尝试的放下,是为出世。

        年龄即大,如果还在尘世中打滚,一则在激烈的竞争中,身体首先是吃不消了。二则也要给晚辈们让开一条道路,给他们打开上升的空间。

      有失必有得,放弃一些东西,才能让自己得到别的更好的东西,能让自己心境更接近于道。道理浅显,就连田间农人都能明白。比如植物的侧长枝条都要打掉,才能保证主干更加粗壮,才有丰收的累累硕果。

归园田居 归园田居 归园田居

        回头再想想,人在尘世间走这么一回。在历史长河中,真有如天马过隙转瞬及逝。活着的时候,躺下三尺宽,一日不过三餐;死的时候,也是什么东西都带不走。既如此,还有什么是放不下的呢?

归园田居

相关文章

  • 归园田居

  • 归园田居

    南山将绿色的发髻高高绾起,溪流是它顾盼的明眸,盛开的鲜花是它浓艳欲滴的朱唇……看着田园,拥着清风,所以情怀似...

  • 《归园田居》

    《归园田居》 时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

  • 《归园田居》

    《归园田居》 时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归园田居

    脑子里突然冒出一句少无适俗韵 于是便随意写下曾经的憧憬 没有欢喜没有失去 只是写着字句 什么时候开始 什么事需要一...

  • 归园田居

    望吾黍稷兮 尽伶仃 望吾田地兮 尽荒芜 望吾书卢兮 尚有书卷未读 望吾园兮 杂草丛生 心系旧院 欲还 心系藏书 饮...

  • 归园田居

    三间民房,庭内双燕忙筑巢,庭外梧桐枝繁茂,外有一汪清如许,小径环绕多情柳,春来报信,夏至纳凉藏莺,推门南风吹,锄豆...

  • 归园田居

    假期,在这一场大雨中临近尾声。 很多年来不曾有过的热闹暑假在各自启程之后黯然落幕,留下阵阵雨声,来自离别前的安静,...

  • 归园田居

    竹篱本自然,田园复西归 晨起迎朝阳,日暮送黄昏 前路渺茫茫,足下亦追随 道是坎坷路,风雨也无悔

  • 归园田居

    根据家里的顶楼优势,父亲和母亲在天台搭了最原始的“菜篮子”,用来种菜。 最早想种菜的灵感来源已不可考,也许是受大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归园田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mrg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