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风起正清明”

作者: 宁締 | 来源:发表于2018-04-06 21:41 被阅读0次

仲春暮春之交,清明节,中国传统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

记忆里的清明是折了杨柳插在门口,因为假期大家又能聚在一块,玩笑嬉闹,从前喜欢柳条编成帽子,再摘一些小花点缀,是好看的春天。更小一些的时候,家乡塔山人山人海,欢欢喜喜上山下山,出一身汗,路边摆满零食小摊。不知何时起就萧条了。

未曾在这一天觉得伤感。没有冬日的阴冷,也体会不到生死的茫茫。

从小未见过爷爷外公外婆。很多文章里读到外婆和蔼的样子,会想如果我的外婆在会怎样。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大概是隔着两个世界唯一隐隐一丝怅然。

奶奶也去世很多年了,还留在印象里的画面,只有老屋前石板凳上依在她身边,听她念经,随天色暗去。后来她中风了,一病好多年。每天要爸爸和伯伯抱下床吃饭上厕所。两家一家轮一天,轮到我家时喂饭的事情大多落在我身上。老屋在村子偏僻的角落,门前有一池死水,夏天会开满一种很好生养的花,紫色的粉色的,是蛇会害怕的一种花。从小学到高一,那几年我有没有同奶奶悄悄说过什么话,好像没有。心里只有怕。尤其是天黑后,喂完饭走出门撒腿就跑回家。那么多年她是如何一日日躺着过过的,不能说话,只能咿咿呀呀挣扎,手握成一拳,白色的指甲生长。我无法想象。

只知道奶奶中风抢救的那一天,爸爸趴在桌上嚎啕大哭,而六年后,她去世的时候,大家都很平静了。我不曾梦见她,不曾特别想念她。只恍惚记得,我有过奶奶。

这些是早上听散文《梨花风起正清明》时想到的。

文中说,二十四节气里,唯有清明兼有节日的意义,足见它的重要性。在二十四节气里,清明最富大自然和人的双重情感意义。

还提到,传统文化中,清明除了扫墓,还有一重踏青郊游的意义。在万物复苏的时候,活着的人要好好活着,才对得起死去的人。满眼盎然的春天的生机和生气,是生与死的对话,是生对死的力量,也是死对生的一种延伸,一种还魂。

“杏花雨,梨花风,绿枝柳。”“清明这一天,迎接我们的更多的不是雨,而是温暖的风。”

相关文章

  • 节气

    梨花风起正清明

  • 清明:梨花风起正清明

    太美了,特转来欣赏欣赏…… 假如,在古代搞一个网上调查,问:你最喜欢哪个节气?我猜想,清明的得票率会特别高。为什么...

  • 清明·梨花风起正清明

    清晨一起来,仿佛回到了黑白默片时代,朋友圈里都是祭奠英雄与先烈的图片。各个时代里为国家为民族做出牺牲的人,都值得我...

  •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不过自从水泥路修到山上去后我们就再也不用担着祭祀用的东西翻山越岭才能找到太公坟茔的山头,...

  • 梨花风起正清明

    文/高太尉 今又清明,又想起了嫲嫲(读音:mama,第一个嫲读三声,第二个嫲读轻声。潍坊一带将奶奶称呼为嫲嫲。)。...

  • 梨花风起正清明

  • 梨花风起正清明

    文/神勇无敌小超超 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清明,太阳黄经15°,气候爽朗清寒,草木始发新枝芽,万物生长。...

  • “梨花风起正清明”

    仲春暮春之交,清明节,中国传统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 记忆里的清明是折了杨柳插在门口,因为假期大家又能聚在一块,玩...

  • 梨花风起正清明

    万山葱茏,又是一年清明。万物清洁而明净,透着些感伤,更呈现一种生命的教育。缅怀先人、祭祀先祖,故土生生不息,家因追...

  • •梨花风起正清明

    春的飔风吹来,清明节迈着舒缓的步伐来到了麦田里,高楼里,人的眼睛里。 清浅的天空下,树枝露出了青嫩,折一枝柳,斯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梨花风起正清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mzs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