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孟浩然:想当官又放不下架子,皇帝没有办法,只好让他终身归隐

孟浩然:想当官又放不下架子,皇帝没有办法,只好让他终身归隐

作者: 斯文卿相 | 来源:发表于2020-09-17 09:15 被阅读0次

一首“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让我们打小就认识了中唐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孟浩然的诗毋庸后人臧否,只需要静静地欣赏,由于自来文如其人的缘故,我们似乎能从孟浩然的诗歌中,感受到他的恬淡及其与世无争。

然而,孟浩然真是这样的人吗?

作为一个深受“学而优则仕”思想熏染的古代文人,孟浩然其实并没有那么佛系,他还有点争竞,而这种争竞的目标,就是做官,并最好能青云直上,官当得越大越好,以实现“致君尧舜”的人生抱负。

唐开元六年,即公元718年,曾在朝廷当过丞相,加封为燕国公,并在文坛有“燕许大手笔”之称的老前辈张说被贬谪到荆州,任都督府长史。

孟浩然就是襄阳人,如今仰慕的政坛前辈,同样的文坛巨擘到家门口任职,出于同道相济的自信,时年28岁的孟浩然,亲自到张说府上干谒,并作七律《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一首,委婉的表达了出仕的愿望,这首诗是这么说的: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首联、颔联写洞庭景色,颈联、尾联,笔锋一转,图穷匕见,想渡河但找不到舟楫,所以常为生在圣朝,却无所作为而感到羞愧。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建功立业,白白的在一旁羡慕而已。

青年的自负于此可见一般,即便是求到张说门下,他还是不肯说一句软话,言语之中,还多有跟张说平起平坐的意思。

张说比孟浩然大22岁,无论官场还是文坛,都是孟浩然实打实的老前辈,而且还是有突出成绩的老前辈。

但孟浩然呢,就是这么的不客气。

当然,张说也不是个小气的人,这一番吟诗唱和期间,孟浩然给他留下美好的印象,估计也想帮这个小年轻一把,但其时呢,张说自顾不暇,只能将这种愿望埋藏心底,以俟诸将来了。

可以说,孟浩然的第一次干谒是不成功的,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唐开元十五年,即公元727年,孟浩然38岁的时候,机会又一次降临了,唐玄宗将诗赋列入进士科,又让孟浩然看到希望。

唐朝选材,有科举和荐贤两条路子,干谒是指望荐贤,如今荐贤不成,那么,就只有科举了,于是孟浩然入京,写下《长安早春》,曰:

关戍惟东井,城池起北辰。咸歌太平日,共乐建寅春。

雪尽青山树,冰开黑水滨。草迎金埒马,花伴玉楼人。

鸿渐看无数,莺歌听欲频。何当桂枝擢,归及柳条新。

诗中对长安极尽溢美之词,尤其是“何当桂枝擢,归及柳条新”,很含蓄的表达了他特别想蟾宫折桂,状元及第的愿望。

在孟浩然心里,说到诗赋,谁还能及得上他呢。也从中可以看出,孟浩然对这次应试,是很有信心的。

然而,命运就是那么的喜欢开玩笑,尽管孟浩然这首诗甚至在长安引起轰动,但也不知什么原因,就是入不了考官的法眼。

稍晚一些的祖咏也曾到长安应试,当时写下一首《终南望雪》,曰: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诗写的是很美,否则也不会流传千古,然而,祖咏也是因这一首诗落第,原因并非考官有眼无珠,而是,人家要求写律诗,他却给来了一首绝句。

考场上,当考官要求他再续几句,按规定答题的时候,祖咏骄傲的回答:诗意已尽,再写就是多余。

人生关键的时刻这么不听话,考官能怎么办,只能让祖咏合情合理的落第。

从孟浩然的《长安早春》看,我们不难猜想,也许他跟祖咏犯了同样的错误。

不管怎么说,孟浩然充满希望的应试没有成功,那么,他就这么放弃了吗?

没有,放弃科举,又走上干谒之路,长安城里到处逛荡,就在逛荡的时候,22岁时候的那次干谒起了作用。

人的一生,关键时刻有几个贵人相助得有多么重要,很显然,孟浩然终于遇到了他的贵人——张说。

张说其时又当上了右丞相,这位老先生官声虽不怎么好,但他的确是很喜欢孟浩然这个小伙子的,喜欢到什么程度,值班的时候,就敢私邀孟浩然进入内署,一起谈谈天,谈谈地,谈谈人生哲学。

这是很纯粹的谈,孟浩然欣然愿往。

当然,他的愿往是有私心的,就是希望有机会见到皇帝。

很快,这个愿望实现了,夜间,唐玄宗到内署慰问张说,言谈之中,张说向唐玄宗推荐了孟浩然。

唐玄宗听了之后很开心,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

我早就听说过他,也一直希望有机会见面,现在有了这样的机会,你还把他藏起来干嘛。

其实并不是张说要藏,孟浩然私入内署,有罪,未告而突然出来见驾,也有罪,张说之所以要藏,只是为了保护他。

但不管怎么说,孟浩然自22岁起,到现在38岁,16年的时光,不就希望见到皇上,兜售自己的才华,以实现人生抱负吗!

机会终于来了。

这一回出来,孟浩然想必非常忐忑不安,但唐玄宗并没有为难他,只是让他做一首诗,以考验他的才华,让孟浩然做诗,那还不是正中下怀。

这等于君前对答,好好想一想自己的每一句话,务需十分慎重稳妥才是,可孟浩然呢,也不知怎么想的,诗倒写的很快,叫《归终南山》,曰: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考试的时候还想“何当桂枝擢。”可到了见了皇帝,真正考验抱负、能力的时候,他居然要归终南山。

古代,也别说古代,就现在,归终南山也是归隐的代名词,又因这首诗里有“不才明主弃”一句,唐玄宗当时就不开心了,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是你自己相当隐士,不想当官,怎么还怪到我头上。

是啊, 唐玄宗真冤,头一回见面,你就“不才明主弃”,我招你惹你了,既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别人举荐你都是多余的,因为你喜欢当隐士,既然那么想当隐士,还留在京城干嘛?

于是:因放还。

别当笼中之鸟了,去追寻你自由自在的世界吧。

想当官,又放不下架子,皇帝面前摆起隐士的谱儿,皇帝能怎么办?

只好如你所愿,让你终身归隐,一辈子别在红尘中扰攘了。

有一个机会放在面前,但你却并没有珍惜,直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也许,说的就是孟浩然吧。

参考资料:《唐才子传》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 孟浩然:想当官又放不下架子,皇帝没有办法,只好让他终身归隐

    一首“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让我们打小就认识了中唐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孟浩然的诗毋庸后人臧否,只需要静静地欣赏...

  • 远离朋友圈?既想归隐又放不下

    我跟很多人一样,每天早晚刷着微信朋友圈。 我们多像一个日夜辛苦批阅奏折的皇帝,分门别类:有的按下不表,有的一带而过...

  • 我爱你,又放不下他

    又一次从睡梦中醒来,还是老样子。——神经系统像是不停运转了很久很久的机器,有些累了,眼眶酸涩,被单枕巾湿了大半……...

  • 舒适安详的诗

    喜欢孟浩然的诗,浅显如话、美丽如画。 孟浩然归隐田园,没有选择什么人烟稀少的深山老林,他选择的是寂寂无名的小村庄。...

  • 孟浩然的愁

    孟浩然去朋友家做客,玄宗皇帝突然来了,他连忙躲桌子下,然而朋友立马就说孟浩然在,皇帝说听说你有才,来做首诗吧!我的...

  • 2017-03-28

    总是想创业,却又放不下现在的工作和生活,是否有同感?

  • 食单|《过故人庄》:鸡黍,故人的味道

    盛唐。 诗人孟浩然科举不中, 后来经朋友王维引荐给唐玄宗, 不料一句“不才明主弃”引得唐玄宗不高兴, 孟浩然当官的...

  • 感赏投射12

    孩子的情绪变化很快,理解他,这个时候他也是很痛苦。不能摆脱亲情,又放不下自己的痛苦。对父母想亲近,又无法完全信任。...

  • 生活浅谈

    人嘛,都想当官,都想管别人,不想被人管。当官的瞧不起人,摆个官架子;被管的也牛逼哄哄的,不服管。也不知道是当不当官...

  • 想弃更,又放不下,好纠结

    忽然不想再继续日更下去了,太累人了,关键是觉得没什么意义。 弃更不等于就放弃写作,反而是为了更好的写作。 本来是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孟浩然:想当官又放不下架子,皇帝没有办法,只好让他终身归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nak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