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作者原创,请尊重作者及简书相关条款规定,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2014年,我和家人趁着暑假来到了乌镇,来领略江南水乡古镇的柔情。
我们先来到了乌镇西栅,办理好了入住手续后将行李搬进了我们入住的民宿。我们入住的民宿是一幢小楼,有两层,黑瓦木梁甚是清幽。屋外有一木门,由于常年的雨水和潮气渐渐失去了原有的木色,取而代的是充满湿气的黑棕。

找房东领了钥匙,我们把行李搬上了楼,一楼二楼三间房都是木质大床房,深棕色的木质地板和房间里的木质家具相互衬映,一种朴实有厚度的感觉便油然而生。轻轻推开木质镂空的窗户,一阵清风夹着树叶的沙沙声迎面扑来,往下看去,一条青石板铺砌成的小道映入眼帘,一旁青葱的爬山虎和绿树给这单调的情景赋予了些许生气。树叶在风中摇摆舞动,倚在窗前,感受着清风拂面,好不惬意。

这处在京杭大运河的枕水小镇,似乎与我们的城市有多少不同。没有了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快节奏,没有了钢筋水泥混凝土的冷酷;有的只是没有时间的束缚,悠然地散发着属于它自己的独特魅力——宛若东晋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般。
午时我们在房东经营的餐厅里吃了午饭,餐厅是前后敞开的,炒的也都是家常小菜。我们围坐在四方木桌边,捧着青瓷碗,一口菜一口饭,衬着河边吹来的微风,赏着优美的风光,悠悠然矣。
酒足饭饱后,漫步于小巷里。两面都是木头建造的房屋,古色古香,充满了时间的味道。些许细致的设计和木梁上的雕刻都显现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艺术。走了不远还有几个戏台、面包房和几间买糯米糕和纺织品的小商铺。我买了一个叶儿耙,就是一片粽叶包裹着一个青团,一口咬下去,满满的糯香,很是清爽可口。

到了晚上,乌镇又是一般别样的风情。
家家户户只要是靠着水的人家都点起了灯笼,亮起了金色的霓虹灯,远处的拱桥也照得金灿灿的。一下子,本古朴典雅的乌镇又增添了一抹现代的华丽,这金黄的灯光点亮了乌镇,也点亮了我对与乌镇喜爱的热情。
我们走在乌镇的石板路上,随着人流从南向北从东到西的走了一圈。听到了夜半的打更夫的吆喝,观赏了优美的戏剧表演,动手制作了一个纸灯笼;品尝了属于乌镇的独特美食,也吃到了蛋糕和甜品。我们做了好多事情,因乌镇向往而起,由乌镇热爱而生。傍晚的河面很是平静,时而几条点着灯的游船缓缓划过,夜里的乌镇尤为静美。

夜深了,我们带着疲惫的身躯回到民宿里,一头倒在柔软的大床上,木窗边的薄纱窗帘随着吹来的阵阵清风不断地舞动着。窸窸窣窣的蝉鸣伴着微风催着我们进入了甜美的梦乡,梦里也都是乌镇的优美的风光。
乌镇之行虽然已经过去了四年了,可它的那份水乡风情却无法在我的脑海中抹去,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和家人一起再次开启乌镇之旅,相信如果再去又会有些别样的风情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