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多么梦寐以求的幸福啊,老有所养 ,幼有所教。但是,要是这样的幸福放在战争动乱的背景下,也有着一样的不幸和惨淡。祁老太爷家就是这样,七十几岁的高龄,见证过八国联军进军北京,也看见过清朝皇帝退位和内战的硝烟不断,战争没有吓倒他,和平使他高兴,他是安分守己的公民,只求一家人过着安宁不愁吃穿的日子。但是,战争的炮火和枪声不断,加上外国侵略者的入侵,这日子还能安定下来么?国难之时,哪里还会有一方乐土呢?
祁家就像是所有家庭的缩影。同样的社会背景下,一家人的选择各不一样。祁老太爷,都七十好几了,马上就要过80大寿了,他哪里还管得到家国大事呢?他相信,只要自己安分守自,日本人自然欺负不到他,唯一挂心的不过是自己的生日能不能照旧过,家里的储粮够不够三个月的用度。而儿子祁天佑是一个老实的生意人,掌管着家里三间门面的布铺,可是在这动荡的关头,谁还有闲钱买衣服呢?饭都要吃不饱了,自然店里的生意惨淡不已,还不敢关门,不过在无力的死死支撑着。能有什么办法呢 ,只盼望日本人不要上门找麻烦,无能使他愧对于家人。而三个孙子到底是年轻人啊,在这样的国家危急时刻 ,哪能坐视不管呢?老三瑞全年轻气盛,看不过日本人的嚣张,总是要把心中的愤懑发泄出来的。于是,他就偷偷逃出城去参军了,选择与日本人直接抵抗,反正他也是孤身一人,家里的担子也落不到他肩上。而老二瑞丰刚好相反,他们夫妇两都是投机主义者,胆小却又不安现状。原本在家里都是只管自己快活的,北平沦陷后,瑞丰就积极奔走,与冠晓荷家套近乎,想着能谋一个事情做,在他心里,没有敌我之分,只要能给他职表现自己,那就够了,所以与冠晓荷一家是一丘之貉。然后,在老婆家亲戚的帮助下,瑞丰当上了教育局科长,这可把他夫妇俩给威风得连家都嫌弃,要搬出去住了,以为自己给日本人办事,很了不得了。而三弟兄可能最无助的就是老大瑞宣了,在学校里教英文,温文尔雅,有学识,时刻关注国家命运,也痛恨日本人,可是却最无力的一个。家里的责任全在他一个人扛着,想和老三一样出去参军报国,却丢不下一大家子。可是,又无法屈辱到替日本人办事,内心的民族自尊和耻辱感深深烙在心底。走也走不掉,留下来吧,学校的教职工作又不保,内心极其煎熬,可能最苦的也就是他了。
这一大家子人,其实就像是散布在全国各地的人民一样,面对国家危难,有的人会奋起反抗;有的会昧着良心做“走狗”;而绝大部分人则是敢怒不敢言的安分公民,只要灾难不落到自己头上,小心翼翼就好了,所谓的爱国哪有自身温饱最重要呢。现实就是这样,你无法要求所有人都觉悟高,能够舍身取义,正如那没办法唤醒一个装睡的人。这本书,就是以一个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出发,像无是非原则的冠晓荷;无耻自大的大赤包;典型汉奸嘴脸的蓝东阳。当然,还有正直善良、乐于助人的李四爷夫妇,坚持正义的钱墨吟老爷子。正是这些小人物,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甚至都能想到他们最后的结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