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李正德老人前往县衙告状,算是白跑了一趟衙门,县官汪兰发因贪赃枉法,自感心虚,害怕李正德揭露他的丑恶面目,假装身体不适,宣布退堂,回房休息了。
李正德无可奈何,也只好返回了家中。
回到家里,李正德心里难忍,气愤难消。如论如何也得想办法去打这场官司。为女儿被曹得旺抢走出头申冤,希望能解救出来。
他成日愁思苦想,万分焦急,思念女儿心切,早点逃离曹家出苦海,时常仰望长叹!
翠莲被抢到曹家,曹得旺心怀鬼计,贪婪好色,本身自有老婆,老婆名叫刘金花(虚名),生性怪僻顽劣,弯眉蛇眼,唇红桃口,淫笑尖声的妖怪模样,给人以十足的厌烦。
翠莲去后,曹得旺强行成亲,给他充当小妾,翠莲无法,在当时的情况下也无有退路 ,想以死示贞洁,还不如赖活着。只好忍受曹得旺的虐待。还要承受刘金花的管教,真是心气难平。
刘金花为人苛刻,做事百般刁难。经常破口大骂翠莲,说她这不行那不行。受着她的教训不说,有时甚至动手来打她,任意欺负。
金花仗着曹得旺的势力,光说不干,家务活全落在翠莲的身上。翠莲起早摸黑,成日辛苦,不到半年的时间,美好的芳容就显得憔悴不象人样,受尽了折磨,吃尽了苦头。
李正德想到女儿在曹家必然是受苦受罪,心里感到伤心难过。毅然地决定再次去县衙告状,希望能够得到解决。
有一天,他又去到了县衙击鼓喊冤。差吏出来看见了,便说:你又来干什么?
李老人回答:你叫我进堂,我要见汪大人。
差吏说:你有什么事?可直接说明,我好传言给汪大人就是了。
李老人说:我前来无别事,只为女儿被曹得旺抢去,我要申诉告他。
差吏说:好,你在外稍等,待我前去禀报。
一会儿时间,差吏与汪大人一同出来了,注大人見了李正德,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有点憎恨之感。
汪大人便说:进去升堂问案吧。
李老人跟随汪大人一同进了堂去。汪大人传令差吏,并叫:升堂。
大堂上,汪大人端坐堂案之中,左右差吏并列两旁,更显威武雄壮的气势。
堂下跪着李正德老人。汪大人一拍惊堂令木,两旁差吏直呼:“威武!”打板敲地啪啪直响,一片威风骇人的庄严气派。

汪大人堂前便说:下跪何人?从实招来。
李老人便说:下跪之人李正德,只为我女儿被曹得旺抢亲一事,前来申诉。
大人又说:有亲自的状纸笔书吗?
老人回言:我有,在家提前写好了,今以带身。
大人说:状纸快快呈上,让我亲自过目。
老人将状字笔书呈上给了汪大人,汪大人看后便说:你女儿年满十八,本应选择嫁人的对象,虽曹得旺不是光明正大,明媒正娶而抢了你的闺女是事实,如今生米以造成熟饭,你还不是应诺将究了不成?
老人听后,非常气愤。并说:我女儿翠莲而早就许下了一门亲事,她俩小时青梅竹马一同长大。都喜爱相合,等待日后成亲。万没想到被曹得旺抢走。你叫我怎么交代?
汪大人说:哪翠莲选择的人在哪里?
李老人回答:他如今在京城上学,名叫江南春(虚名),与翠莲同岁,唯他独子一人,家中只有父母二老。在京城攻书三年了,家中父母有望他考取功名。
汪大人说:原来是这样。
汪大人便心生一计对李老人说:依我看,你还是休了这门亲事。就选择曹家算了,曹家家庭富豪,有财有势。跟着他穿金戴银,坐亨荣华。何乐而不为呢?
又说:你如今老了,听我一言,不要管儿女的事太多,任其自然好了。要不我叫曹得旺给你文银八百两回家安度晚年可好?
李老人听了这个言语,心中怒火燃烧,气从心中出来,愤悢地说道:休想,万万办不道。我是决不答应的,必要闺女回家。
汪大人说:我看你是敬酒不吃吃罚酒,来人,将他拿下,打他个二十大板再说。
这时差吏将李老人拿下按在堂中,打了二十大板,打得李老人头晕眼花,疼痛难忍。
李老人高呼:汪大人哪,天理难容啊,王法在哪里呀,你这样偏心断案,到时会遭报应的!
这时,汪大人传言,休堂。
汪大人便回房休息了,左右差吏们都分散各归了自己的房中,李正德站立起来,看了看堂前的周围,都空无一人。

然后,便也只好一跛一拐地慢慢走回了家中。
回到家里,身体疼痛难忍,睡在床上哀声叹气直呻唤,被隔壁临近的好心人王良兴(虚名)从窗前路过听见屋里有人呻呤,顺便进屋去看了。只见李正德正躺在床上,脸上也不成容颜。
就问:李老哥怎么啦,身体哪里不舒服呀,要不给你请个郎中看一下好不?
李老人含着眼泪说:这都是我命苦呀,不但女儿翠莲被抢,连我第二次去县衙打官司,被心狠手辣的汪大人下令差吏,打了我二十大板,打得我屁股与大腿都肿痛,事情还没完没了。王老弟,你看这事如何是好啊。
王良兴,年龄略有五十,中等个子,为人憨厚老实,心地善良。你看他浓黑的眉毛,圆圆的眼晴,鼻直口方,黑呦呦的额上现出几道皱纹,头发看去也有些花白。但精神饱满。是个实实在在的大好人。
王良兴看到这种情况就说:李老哥,别心急,来日方长。我先给你请个郎中,给你开个跌打损伤的药方服用与膏药贴贴,先把身体疗养好,然后再从长计议不为迟。天下之大,总有一个清官能为民办事,为民解冤的人。
又说:你受苦受难快一辈子了,如今六十有多,从未行过恶事,天地有眼,神仙也会帮扶于你的,到时你就会苦尽甜来,乐亨清福的。
王老弟你说得很好哟,我希望有这么天啰,但盼能实现呀。
于是,王良兴就去给他请郎中了,下午时间,郎中请来了。
郎中一看是外伤,就在受伤处用药清洗消毒,擦了擦伤患部位并上菂敷贴。便开了三副中药服饮,又买了几张膏药使用。郎中并说:好好休养,十日后见效好转。
郎中与王良兴走后,经过十几天的疗养,身体也就恢复痊愈了。身体强壮后。他就想下地干活。
一日,刘正德在地里锄禾,时值中午,只听远处锣鼓喧天,一隊人马抬着一乘轿子从大路上直奔而来。
李老人看见了,心中万喜,连忙丢掉手中的锄头,径直走到这隊人马跟前想看个究竟,心里暗想,这轿里坐的是何人?不防走上前去拦截他的去路。
于是,李老人走到轿子跟前,立即下跪,大喊:冤枉啊……
连喊三声,这时,坐在轿里的人听到有人拦轿喊冤,立即吩咐停轿。
轿帘慢慢被掀开,露出一个身穿官服,头戴官帽的人来,此人长得虎眉龙眼,鼻直口方,红白明秀,五官端正,年约四十多岁,身材苗条。名叫徐清华(虚名),清华見到此情,停轿走出了轿门,用手扶起了李老人。并一旁坐下,问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徐清华是洲府的巡按大人,视查民情路过此地,今遇上李正德老人拦轿喊冤,所以,停轿了解详情。
李老人向徐大人说:我女儿翠莲,被当地土豪曹得旺抢亲占有,充当小妾。我多次在地方上打官司,无有效果。又前往县衙申冤二次。县衙官员汪兰发又被曹得旺买通私情,第二次汪兰发贪官不分青红皂白地令差吏打我二拾大板,差点被他打伤成残疾,要不遇有隔壁王良兴给我请郎中治疗,我怕走不来見着你这位青天大人,直到现在冤情无有着落。我该如何是好啊?
徐大人听后,心中细想了一下,李老人的冤情实重得不到解决,地方上官员又怕得罪有钱有势的曹得旺,县衙也被走通了私情。哪有这样的道理?不防亲自去查看一次。
于是,徐大人吩咐人马,打道去县衙查看情况,并嘱咐李正德老人一同前去,一隊人马抬着徐大人的轿子来到了县衙门前。
差人看见,连忙进去参見汪大人,汪大人得知信息后,亲自出门迎接了徐大人到堂入坐。其他人员也都入了堂内,李老人也在一旁静候。
徐大人入堂坐定后,便彬彬有礼地问道:汪大人,近日的民事案情办得怎么样了?有什么新的动向?不防给我说来听听。
汪大人一时虚惊,嘴里吞吞吐吐地回复:还好,没什么大的动态。就是目前李正德的一桩案件未了,其他依次解决了。
徐大人回言:嗯,你对李正德的案件有何看法呀?你如何处理的呀?
这话一问便问到要害处了,汪大人自感心惊,膛目结舌地回答,“我准备叫曹得旺给他文银八百两安度晚年,李正德未应许,事情就放下了。”
徐大人说:哦,就这么给他处理的呀,曹得旺是抢亲,人家翠莲及早许下终身江南春,江南春在京读书,考取功名未回,你叫李老人怎样应许?
又说:你真是得了曹家的好处,这样的断案,成何体统?身为地方父母官,不为民办事,有何德何能?
这些话,说得汪大人哑口无言,无言对答,一旁静候的李老人也听得清清楚楚。李老人感觉到,这才是为民办事的大清官,有可能我的事能得到申冤。
徐大人再说:汪大人,你好好醒悟吧,李正德冤情实重,这次视查在你县衙中,得知这些情况,即将要再次审理他的案件,旣使这样,我还得去往曹家了解详情,然后公开审理,你看如何?
汪大人急忙应咐:是,是,是。
徐大人起身告辞,去往别处巡查。汪大人便送出了门外。
徐大人吩咐李正德老人回家,劝他不要着急,你的事就是我们的事,是会得到处理的。公事公办,奖罚分明。待我再去曹家了解一遍,你就等待公堂审理你的案件吧。
说完,一隊人马奔赴了曹家,李老人又回到了自己的家里。
如知官事详情,且看下篇分解。
(本短篇故事,实为原创,纯属虚构,切勿转抄,违者必究,特此说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