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叶山

话说大明朝,成祖永乐年间。有一个江西省吉安府永丰县的才子,名叫曾棨(qi)字子棨,号西墅。
生于农家,其父以砍柴帮工为生。家中虽然贫寒,但他自幼好学,非常刻苦,且有过目不忘之才。善习草书、多修文辞,博览子集经史。弱冠时学业有成,其才华远近闻名。
永乐二年(公元1401年),也就是朱棣称帝改元的第二年,朝廷开设了考场。时年二十九岁的曾棨,进京赶考,中了进士后,主考官解缙要从优秀俊敏的进士中,选出二十八名庶吉士,进行殿前御试,他又被选中。
永乐大帝朱棣在京都皇殿对被选的二十八名进士,进行了亲自面试,以便选出前三甲来。而轮到曾棨时,他对皇上对所问之事,对答如流,朱棣很满意。又在文渊阁以《天马海清歌》为题笔试。曾棨的答卷,两万字,一挥而就。朱棣看了曾棨的答卷,也非常满意。遂御批为:“贯通经史,识达天人。有讲习之学,有忠爱之诚。擢魁天下,昭我文明,尚资启沃,惟良显哉!”又在卷首朱笔钦点为“第一甲第一名”。
曾棨被钦点头名状元后,授翰林修撰。曾棨高兴之余,挥笔作了《廷试罢作》诗曰:
晓开三殿降丝纶,衮冕临轩策小臣。红烛影催金阙曙,紫霞香泛玉壶春。云霄九万扶摇近,礼乐三千制作新。浅薄未能宣圣德,愿歌棫朴播皇仁。
朱棣见新科状元才华横溢,有时将古籍经典中的偏僻隐语,摘记在册。遂召其面询出处,曾棨总能对答如流,被朱棣视为有真才实学。
曾棨的才子之名,盛传于朝野。”朱棣也知他不仅学问渊博,而且才思敏捷。有时兴起,还要故意出题难一难他。
一次朝堂相遇,随口吟出一上联:“红袖手提鹦鹉盏,来迎状元”,限他三步就要对出下联。当他跨出第三步时,果真对出了下联:“白衣身到凤凰池,进朝天子”。朱棣闻言大喜,见其下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很合己意,遂命赏赐。
又一次,正值上元佳节,朱棣领群臣观赏元宵彩灯,华灯初上,繁花似锦,灯火辉煌。朱棣见了大喜,即兴吟出一上联曰:“灯明,月明,大明一统,”令群臣对下联。群臣无人能对,沉默不语。即刻,只听曾棨大声吟对:“君乐,民乐,永乐万年。”朱棣听了大喜,遂命赏赐。
朱棣诏令编修《永乐大典》,遂命解缙为总裁,曾棨为副总裁。书成后,升曾棨为侍讲学士。
永乐七年、十一年,曾两次陪从永乐大帝朱棣巡幸北京。其间应制诗赋,甚称朱棣心意,对他赏赐嘉奖甚多。
永乐十二年,命他主考北京乡试,次年充廷试读卷官。
永乐十六年,命他主考礼部会试,升侍读学士,授奉训大夫。后诏修天下郡县志,任副总裁。
宣德元年 (1426) 升右春坊大学士,进讲文华殿。
宣德二年,任詹事府少詹事,掌管太子宫内事务,仍值文渊阁。
这曾棨不但文才出众,而且酒量惊人。据文献记载,这曾棨相貌堂堂,身材魁伟,仪表堂堂,不但好诗文,而且善饮酒。
一日,来了一位外国使臣,号称善饮,说“酒量大的惊人,在本国内无人能陪。”这来使入国都,实欲是来侦探朝廷的虚实。他认为饮酒有量豪放,才是一个民族剽悍勇敢的表现。他便以豪饮为其强项。因此以酒前来探听虚实。
朱棣深察来使的用意后,为了显示其本朝国威,遂命朝臣推举能饮酒者,众臣面面相觑,没有一人做声。
过了好一会,却只有一个下级武士敢于迎战。朱棣见了,十分不悦地说:“我堂堂大国天朝,难道就没有一个善于饮酒的大臣?让一个武士作陪,成何体统?”
话音刚落,曾棨应声请往,朱棣问:“卿的酒量如何?”曾棨答:“臣饮酒从没醉过!”。
朱棣闻言大喜,命曾棨代表朝廷,去陪使臣,让那武士做他的侍从。
曾棨领命,去陪使者。这曾棨风度豪爽,极尽主人之谊。席中觥筹交错,屡屡进酒,待至来使有了几分醉意时,便相劝道:“大明朝廷一贯主张睦邻友好,和平相处,双方互助,造福于边陲百姓,使其安居乐业,岂不妙哉!”
来使听了频频点头。曾棨便一面频频给来使斟酒,一面好言相劝,宾主尽兴而饮。菜过五味,酒至数巡后,来使已不胜酒力,而主人却谈笑风生,怡然自乐,酒意末减,潇洒豪放。
一连几天过去了,来使每至都烂醉如泥。武士也喝的颠三倒四,而曾棨就像没喝酒一样。来使,至此则深为感服,并恳切表示:“回去一定如实禀报,大明朝廷宽宏大量,以使双方和睦共处,造福百姓。”
朱棣闻曾棨豪饮,酒量威震来使的消息后,大加赞赏道:“曾棨且不以才学,只这酒量,亦堪作我朝状元。”自此后,这曾棨在朝中又多了一个名,那就是“酒状元”
又有一次,英国公张辅,想试探一下曾棨到底有多大酒量。他两手合拢量了一下曾棨的腰围,再根据腰围的尺度暗中做了一只木桶,藏置于后堂,于是便邀请曾棨到家中赴宴。
国公请酒,他欣然而至。他喝多少,国公命下人同时便往桶中注入多少。他来了酒兴,整喝了一天,这桶里的酒已谥了出来,便注入另一瓮中,又溢了出来。曾棨依然神色自若,夜半回到家中,又摆酒犒劳送他的张府仆人,直到仆人都醉了,他才去休息。第二天,张辅惊呼:“子棨真海量也,他不单是文状元,也无愧于酒状元!”自此,才、酒双状元之名闻达于世。
宣德七年病逝,皇上赠他礼部左侍郎,谥襄敏。现有《睫巢集》、《西墅集、《百梅诗》等著作留与后世。现今《永丰县志》里,有他的辑录存编,盛传于家乡。
2020年8月9日沈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