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属于我们的青春

属于我们的青春

作者: 孙小满 | 来源:发表于2015-10-21 16:24 被阅读127次

有个刚过保鲜期的段子,将几个月前热映的“青春剧”诸如《万物生长》、《栀子花开》、《小时代》等归了个类,发现青春剧有两个情节必然出现,一是堕胎,一是出国。剧情可以根据这两个情节自由组合,得到的便是电影主角的青春。最下面有个既没有堕胎也没有出国的选择,意味着“你的青春被狗吃了”。

国内“青春”电影情节雷同,脱离生活,因为剧本实在太差,除了演员就没什么可以看的。两年前在黄冈中学拍的电影《全城高考》,讲一群高三生的家长老师在高考面前各种咬牙做出的牺牲,一切为高考让路的感天动地故事。包括父母离婚,但为了女儿复习不分心,所以瞒着不说;包括去考场被车撞了,打着石膏绷带吊瓶走进特殊考场。我倒无意评论电影的好坏,只是怀疑这些“青春电影”到底在讲谁的青春?

惊天动地的情节倒是很方便给故事制造冲突,但是却没法引起我们对于青春的共鸣,大荧幕前演的那个故事真好远啊,想来想去好像是编剧的偷懒。所以观众从电影院里出来,顺手给电影打个1星,常见。我们这代人的青春,在商业化的大船上,因为平凡平庸就成了为减轻载重而抛下海中的行李,商业需要的价值,不是这些不显眼,不重要的青春。我们生在平凡的时代,长在平凡的时代,所以我们的青春过得多么平凡啊,连电影都懒得跟你讲。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当我第一次看到蒋方舟《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的时候,就想起聂努达的回忆录《我承认,我曾历经沧桑》。只不过主编尚年轻,便大大方方加上一个“不”字。蒋方舟是个襄阳女孩,同龄人,人生赢家。年成名而不是年少成名,高中在华师一附中,毕业后清华大学“破格录取”,走出清华直接出任《新周刊》副主编。人家是有名人光环的加持,但是从她的文字中确能感受到逼人才气。当我们还在陈丹青讲座的互动环节举手提问的时候,她已经和陈老师坐在台上一字一句切磋了。

《新周刊》为建国50周年办了一期特刊,名字叫做《青春——从新中国到新新中国六代人的青春影像》,蒋方舟撰写了《被绑架的一代》,代表的是1999——2009年代的青春。主编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发现,“我们这一代的青春,是没有什么共同记忆的……青春只是散落凌乱的个人记忆”。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代人的青春不太容易形成电影作品,从每个人的支离破碎中寻找共鸣着实不易。她自己也承认,系统总结我们这一代人心理状态的文章太少。

而这一本《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就包含着对我们这代人的小结。只言片语汇聚起来成为大时代下的一面小镜子,走进书里看到的影影绰绰都是自己的样子。我们生活的年代里,物质逐渐丰富,社会相对安定,没有那么多背负着历史责任的宏观叙事,所以平庸平常普普通通。不过也就是在这样的平庸与日常里,我们这代人的成长逐渐萌生出一种被人忽视的倔强。

一直以来,我最羡慕的都是这段路上的慢行者,静止的人——无事此静坐,一日当两日。坐对一丛花,眸子炯如虎。换言之,做一个自由的人,心不为形役,形也不为心役,坐拥一整块无人的疆域。

然而,我属于这一代人,在最惨厉的优胜劣汰的社会系统中成长的一代。从幼儿园玩抢凳子的游戏开始,我们就深吸一口气铆足了劲,随时准备推开旁边的人,从小到大,我们只知道一件事:社会只分输家赢家,而没有弃权家。

蒋方舟对于这代人所处的环境和所做的挣扎深有体会,用她逐渐成熟、理性而又克制的笔触展现出来的正好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我们看似平静的生活,没有任何时候不是充满了竞争,每一个看似顺风顺水走过来的年轻人,都有点“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味道,只是有的时候你是有幸功成的将领,多数时候你就湮没于战场的沉沙。大环境,这就是我们这代人生活的大环境。

除了对我们这代人的心理状态总结之外,书中还用很大的篇幅以《审判童年》为题,回忆了许多小时候的阴暗。写母亲父亲保姆,下笔不可谓不毒辣。例如

有很多人,要等到哀乐中年,人世间的心酸苦乐长了大半,才能松口谈起父母对兄弟姐妹的不公,嘴角仍要带着点介怀的酸涩的笑。这样的委屈,只能自己一边内伤一边消解,而不能投诉,到底,这是无法申诉的不公平。

蒋主编以《一个法国人的一生》、《忏悔录》等文章为据,控诉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的天然不平等,以及父母对于这种不平等的视而不见甚至赞赏帮助。又以“慈祥有爱地谋杀亲孙”这样耸人听闻的标题控诉爷爷奶奶辈的长辈们。再以“‘母性’一旦产生,就毁灭和掩盖了其他的人性选项 ”的句子控诉母亲的身份,认为母亲这种生物,太热衷、太善于营造出‘相依为命’的生存气氛了,这几乎是每个母亲都具备的无与伦比的天才。

用这种语气,蒋方舟把童年好好审判了一番,身边的亲人朋友无人幸免。进而会发现我们这代人的成长过程缺乏理性,所以我们能够长成现在的样子,真是侥幸。

所以最真实的我们,童年并非无忧无虑,青春并未冲突迭起。我们需要的,就是这么一个人,把我们的故事娓娓道来。

暗恋·橘生淮南

我反对粗暴地将这本书归类到校园言情这种听起来很low的分类中。去年豆瓣的好书榜上,八月长安的这本书以8.3分榜上有名,我觉得对于这种校园爱情通俗小说来说,真是不容易的事情。

反观开头我说的那几部“青春电影”里面讲的故事,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们的青春,大概就属于“被狗吃了”的类型。既不需要忍受堕胎之痛,又不需要忍受出国分离之苦,但是却分分钟不在煎熬难耐,因为这是一部关于暗恋的故事。

多数人的青春,其实就是这样一个暗恋的故事。那些轰轰烈烈的爱情背后,通常也有一个暗恋的前奏。暗恋这种事情通常跟“屈辱”,“卑微”,“小心翼翼”这样的词联系在一起。因为那个人的耀眼光芒,我们甘心将自己置于阴影之下,为的是能够暗暗看着他发光。但是又必须藏着掖着,日夜担心被发现;因为他的高高在上,一旦我们的小秘密被公之于众,美好的念想就瞬间成为了尴尬窘迫,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话即使没有从身边人嘴中吐出,也那么明显地写在他们的脸上。

暗恋是一种不对等的情感,永远也无法平衡。对方一个不经意的善意动作,就会成为炸出我们情感缺口的火药引线。我们一面无限脑补,从一件事情里不断寻找证据证明他对我是有好感的,一面又哀伤叹息不断否认推翻我们的结论。暗恋所处的阶段,可以为他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自己却还乐呵呵地觉得自己多么幸运,能够得到这个赴汤蹈火的机会。

《橘生淮南》的主人公洛枳就是一个暗恋闪耀着的盛淮南的女生。八月长安揣摩着这点心思,将暗恋者那分分秒秒毫毫厘厘的心绪拨得乱响乱颤。洛枳听到别的女生叫盛淮南的名字,是觉得:

现在洛枳已经想不起来那两个女生陶醉而略有羞涩的样子了,她仍然记得她们的声音,甜腻刺耳,发出“盛淮南”这三个音节的时候,把结尾的“南”念得骄傲明朗,又那么温柔暧昧。

她曾经以为他是遮挡着她成长道路的障碍和心魔,却从来不知道,他也是她十几年的人生中千里迢迢绵延不断的一方阳光。

洛枳有她的卑微和屈辱,但也有她的固执和骄傲。这样一个主角,在小说里引发的冲突才动人,才好看。其实我们的青春哪有电影里面那么夸张,动不动就生离死别。如果你的青春像电影里演的那样,真是在下输了。八月长安笔下这样丝丝入扣的打磨文字,才将青春里那一副爱情最初的模样打磨出来。

这是我们的青春

回到蒋主编的书里,她在《审判童年》一文中写道,自己上幼儿园的时候曾经多么眷恋一位男孩子,小小的年纪已经“站在他的毛巾面前,凝视着他的名字,忍不住伸出手去摸他的名字,然后小步快跑到我自己的毛巾面前,用同一根指头抚摸自己的名字。这种八竿子打不着的亲密,让我起了极大的战栗,心脏表壁都起了一颗颗鸡皮疙瘩。”这种感觉完全的似曾相识,我才发现原来我并不是一个人。主编在《鲁豫有约》中谈起了这段往事,接着那个幼儿园时完全不理我们主编同志的小男生看到了节目,给她写了一封邮件。

少女收到了信,在一堆琐碎的抒情中,她看到她的班长正在小心翼翼地拉扯她一起回躺到那张幼儿园的床上。少女冷笑着,不无幸灾乐祸地想:班长,我们回不去了。

蒋主编写字的真性情,始终如一。

另外听说《暗恋·橘生淮南》在2016年会拍成电影,真好。是把那些伪青春电影赶走的时候了。因为我们自己的青春,真的不需要那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来为我们代言。

相关文章

  • 属于我们的青春

    有个刚过保鲜期的段子,将几个月前热映的“青春剧”诸如《万物生长》、《栀子花开》、《小时代》等归了个类,发现青春剧有...

  • 青春有什么?

    青春有梦,有属于我们学生党的艰辛! 青春有汗水,有属于我们学生党的独特的汗水! 青春有泪水,有属于我们学生党成长的...

  • 那是属于我们的,青春。

    那年,认识一个人,没想到,一直走到现在,虽然有时会把他忘记。 那年,网络信息还没有这么发达,我们靠着手写信,联系维...

  • 属于 我们俩的青春

    http://player.kuwo.cn/webmusic/play?mid=MUSIC_6512758&f=i...

  • 属于我们的青春[序言]

    青春对有些人来说会很飘渺,他们怨恨自己在他们的大好年华的时间没有好好珍惜,珍惜那份友谊,珍惜那段时光,单纯的自己...

  • 属于我们的青春约会

    半年前,我们是一起手牵手在操场上闲逛的好友,素来有着最萌身高差的我最喜欢你仰着头呆呆地看着我。然而,半年后,我们...

  • 青春里的殇

    我们扮演着青春的主角,上演着属于青春的故事。 ——...

  • 属于我,属于你

    如此渺小的我们, 如此怒放的青春: 属于我,属于你。 如此卑微的我们, 如此迷茫的岁月: 属于我,属于你。 如此璀...

  • 叛逆不止属于青春,还有小孩

    叛逆这个词,我们经常用于青春期,我们也曾青春过,我们也曾叛逆过。但是,叛逆不仅仅只是属于青春,也属于小孩。 两三岁...

  • 那些只属于我们的青春

    那年夏天,天空很蓝,我们肩并着肩漫步在校园,望着远处的天空,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心里默念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属于我们的青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pct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