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离坐上火车已经过了7个多小时,倒也没有特别疲倦,但好像还是应该睡一会?坐久了累的感觉还是有的,也只有明早回民街的美食可以给我带来望美食解渴的力量了。靠窗的位置倒还是蛮满意的,可惜晚上就不能感受自然带由南向北变化了。
很后悔没有带一本书,带着耳机或者盯着手机都没有很舒适的感觉,这种嘈杂的环境看电子书还是有些困难的。
车厢里各种气味混杂着,再添一分估计也就喘不过气来了。刚刚聊熟的那些朋友在上一站已经下车了,也是一帮学生们类似毕业旅行之类的?好像他们的目的地是西宁,不过他们不愿意一站到底,在尝试走走停停的感觉,祝愿他们这趟也一切顺利吧!
现在对面正坐着一对疲倦的情侣,简单的打了招呼以后也没有更深入的交流了,毕竟夜已经深了。
二
地点发生在陕西博物馆的珍宝馆里,鄙人是一个没有任何艺术细胞却极端渴望拥有所谓高雅审美的人,来到一个新的城市,视觉效果是一定要强加在这些珍宝身上的。
昨晚睡眠质量可以判零分,早上起来硬撑着塞了一个金拱门后恢复了些许体力就马不停蹄的开往博物馆。天公不作美,阴冷的空气伴随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却又很好的克制了我睡眠的欲望。
7点多的博物馆就排起了长队,老年旅游团和我一样无趣的大学生自然是主力军,前面的几位叔叔阿姨一路有说有笑,中途一个大叔很有风度的让他同伴把伞举成斜靠前的位置,这样不会因不注意而淋到后面的我。
一个多小时后,移动的队伍拯救了瑟瑟发抖的人群,流程化的进入博物馆。很不幸,只有六七展览厅开放,细节方面我也无才描述,加上珍宝馆三个馆向我展示了我所认为的古代人类思维的精妙以及奢华,没有看到《国家宝藏》那样的震撼国宝,但对于我这样的小白来说已经足够了。当中略得意的就是蹭解说了,虽然有些不耻。
不足的是,人过多,让我失去了许多近距离观察的机会,还有诸如开闪光灯和用手触摸的人不在少数,差点激发了我的嘴炮属性。
现在,我吃上陕西的面啦!
三
伴随着舒服的翻译腔打出这些字。
中午饭店老板娘整理完我们的餐具后,就没有稍加休息,径直赶往碑林。中间有一个小插曲,开始是同学导航的,导向了碑林区,刚下车半点景区的影子也没看见,走向指往的大楼,因为反戴棒球帽被来往人员关注,心里想着这是为什么?游客这种打扮很正常啊!后来发现图标(xx创业园区),落荒而逃。
碑林区和古城墙是连在一起的,只逛了碑林,精神不振加脚痛促使我们回到了宾馆。吐槽一下,西安的路线有些乱,特别是地下交通方面很为难我们这些游客啊!
一天多加一夜没合眼的我基本进入倒床就睡的状态,3个小时后出门右拐感受舌尖上的西安。肉夹馍的馅料很良心了,抓着它走了好久,本着凑人多的心态,进入一家面馆,热气腾腾油泼面和泡馍摆在我们面前,完美的消灭他们本该是原则,但真的太撑了。撑着圆滚滚的肚子,晃晃悠悠地看着热闹的人群,真好啊!
夜晚的钟楼和鼓楼与网图绝对是一致的,城墙脚下更增添了几分磅礴的气息。仅仅一天,西安城所展示的表象就足以让我爱上它了,相信不是我一个人,因为看见的每一个游客脸上都挂着满意的笑容啊!
四
今日份目标,华山之行。达成了后悔一时的成就,可以说很棒了,华山的风景自不必多介绍,百度知乎以及熟人指路比我介绍的定是更为详细了。
但就一些细节方面我还是有些看法的。先是行的问题,早上去西安汽车站坐到华山的汽车,去切记去车站内坐,站外黑车不许坐哦!此班次为7.00到19.00的流水线,车程大约一个半小时,需要39.5元,不要买来回票,给自己限定时间是一件多么不好的事情!然后转车去游客中心大约15分钟,需要5元。接下来开始爬华山,原价180,半价后90。
爬华山有三条上山方式,从北峰坐索道或者西峰坐索道再或者徒步上山,我仅推荐我的上山方式,徒步!从游客中心广场坐免费公交到玉泉寺开始你的爬山之旅,我花了5个多小时的时间来到了西峰索道,特别险的地方因时间不足就没有去了。西峰索道缆车140,学生证9折,说实话,蛮刺激的,回游客中心景区有专门的车需要40,盘山公路转了有半小时多,真的很晕。
返程推荐高铁,游客中心拼的30去华山北坐高铁,华山北到西安54.5,一路风驰电掣,自然心情愉快。你们没有发现下山之旅相对于上山之旅轻松了许多吗?
五
青旅老板是一个很开朗的姐姐,同伴们也都来自天南海北,随便聊聊倒还挺有意思的,唯一不足的就是厕所问题要排长时间的队了。
可下次我应该不会住了,可能我还是喜欢安静吧!没试过的小伙伴们可以尝试体验一下的。
六
应该是完结篇了!最后一天的古城西安温差很大,中午从兵马俑回来,抑制不住的高原红涌上来,火车时间是10点,还早。吃完饭后,同学怕热去了一家网吧歇息,我虽也怕热,但觉得剩下的时间躲在这黑屋子也有些可惜,想起上午司机师傅所推荐的永兴坊,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去处。
永兴坊的摔碗酒似乎有些言过其实,跨越漫长的队伍捧着瓷碗里发黄的美酒,量少便是第一印象,美酒入口,酒味偏淡,甜味倒是占据了上风。看着工作人员不停的催促,我没有时间挖掘心中所想,匆匆将碗投入那一推瓷片中,制成瓷碗所需的时间我不了解,但从它盛入酒到并不清脆的响声结束,短短一分钟,它便完成了它的使命。永兴坊的构造更类似于环形,不同于回民街T形的结构,从任何一个小道进入,始终感觉自己处在最喧闹的中心。
大雁塔相传乃唐朝僧人玄奘所建,历经多年,虽不再是昔日之景,但总算还是很好的展现了它庄严的风光。此处的景虽美,但引起我关注的还是那些低空里的纸鸢,广场上的男女老少们其乐融融的氛围让这里的人文风光更增添了些许景色。
离别之际,远眺车站前巍峨的城墙,突然就有种心胸开阔的感觉。昔日的天子之都,真的要说再见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