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错综复杂,人生充满坎坷,我们需要正视自己的问题,不回避,不退缩,与心灵对话,一步步走向心智的成熟。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虽然苦涩和艰难,但追求和探索才让人生有了价值。只要有意识就会害羞,遇到不开心的就会痛苦,人人都有逃避痛苦的倾向,所以我们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定的心理疾病。然而,坦然面对,积极寻求心理治疗,以积极心态面对人生正常的痛苦,让心灵变健康,才是人生真正的胜者。
痛苦有消极和积极,积极的痛苦是存在性的,可以帮助我们成长。不必纠结这个事怎么让我遇到了,我怎么这么不顺和不幸,理性的面对问题,迎接痛苦的挑战。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所有事情,如生病,误会,孤单等等都是用来指导我们生命旅程的,都是有助于我们心智成熟的精心设计。辅导儿子学习,经常会产生矛盾,俩人吵架,我就逃避,不再管他学习,他学习的时候,我做我自己的事,表面其乐融融,和平相处,实际是我回避痛苦和矛盾。结果生活给了我一个巴掌,四年级了,三门功课都是70分,处于中下水平。越逃避,问题不解决,痛苦就会越多,必须面对问题,用时间来陪伴,接受不自在,承受自己不娱乐的痛苦。

随着心灵日渐成熟,我们能越来越多地承担他人的痛苦,树木越长越大,需要更多的遮风挡雨,许多责任自然而然落到肩上,许多痛苦不期而至,你会惊奇地发现:你愿意承担的痛苦越多,感受到的欢乐也就越多。最终你会觉得,这样走到人生的终点真是太值得了。
我们常常会逃避自己的责任和应承受的痛苦,因为自己的问题责备他人,实际上是因为面对问题,从内心出发的自我反省过程非常痛苦,常常会令人望而却步。我们一定要警惕,责备与愤怒和仇恨一样,都会给人带来痛快的感觉。发泄愤怒能让人一吐为快,责备他人能让人舒服,仇恨则让人过瘾。它们就像其他使人快乐的活动一样,容易让人上瘾,无法自拔。
周密而完善的思考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只有不畏艰难、勇敢向前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关于好与坏,愿意或不愿意的思索,都折射出我们内心的渴望。草率地思考事情时,我们就只能得到草率地答案和结果。像是与谁结婚,选择什么职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等问题,周密思考与草率思考的结果就会完全不同。而你的人生也会因为自己的思考而改变。
我们不能阻挡生命的衰老和死亡,但我们可以让心灵永葆年轻,不断成长。这种不间断地改变和转换的能力,恰恰是我们人性最显著的特征。不能把它们遗弃。
只有在我们懂得去感受神秘时,我们才能接近真实的世界。人类认知就像一只小木筏,飘荡在神秘的汪洋里。让自己快乐的唯一办法,就是去热爱神秘,享受在神秘中潜水和畅游的快感。神秘感和好奇心的缺失,是心灵不健康的特征之一。拒绝可怕的冷漠。
在与心灵探索的对话中,深刻的热爱自己,珍爱自己的生命和健康,重视自己的心智发展,敞开心扉,聆听心灵的呼唤。不爱自己,怎么能够更好地去爱他人?但是,要自爱,不要自负。自爱意味着关怀、自尊、责任和对自我的了解。视自我为头等重要;自我感觉良好,这是自负。
不破不立,当我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够完美时,我们就需要“破碎的时刻”。罪恶感涌现的时刻,悔悟的时刻,丧失自尊的时刻,不快的时刻,这些对我们的成长都是必须的。既要爱自己又要认识到自己不够完美。


未知生,安知死。 我们的人生是有限的,每个人都会走向死亡,生命的本质就是不断改变、成长、衰退和死亡的过程。选择了生命与成长,也就选择了死亡。心灵成长有四个阶段,不能回避,不能跳跃。无论我们走的多高多远,我们都会或多或少保留一些早期的痕迹。第一阶段是混乱无知的,经常会陷入麻烦或困境。第二阶段是“形式的、制度化的”。人们依赖形式,设法让自己从混乱中解脱出来。第三阶段,是“怀疑的,个人主义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人们没有什么宗教信仰,也不反社会,而是深深地涉足于社会。第四阶段,是“神秘的”的阶段。人们能够洞察到事物表面之下的某种联系。不管出于哪种阶段,最大的问题是,人们在心灵之旅不同阶段所感受到的相互威胁。了解这些阶段去认知,去感受,去接受心灵的变化。
承认事实是需要勇气的,需要我们有坚强的内心去接受可能发生的事情,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不要恐惧,不要回避,勇敢的迈出去,美好的事物正在前方等着你。要主宰自己的人生,成为自己的英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