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缅怀被放弃的信念”一文当中,我提到了很多影响一个人的状态的,外界的一些干扰信息。昨天(美音人机对话考试)跟学校同事和一些领导们在一起,其中有一位,不久前刚刚因意见不一致而小有交涉,因而我的表现在午餐过程中有失范的现象。
当时,那位领导说出了一句话:心理咨询的前提首先排除器质性病变。这句话调出了我认为“他非常专业”的想法,与之前的一点认知(不太正道)有冲突(我没有表达出赞赏的神情)。再深入思考下去,那天的表现可能还源于我的一个心结,就是我始终觉得只有当自己高于别人,我强于别人,才有我表达的机会。任何时候,平行或强于我的人,怎样去相处?!
——每每此时,只要放下“一切的评判”(跟自己的有关的,以及针对任何他人的),把自己归零(我真的一无所有,我其实什么都没有做),狂妄与无知就遁于无形了——
因为迷茫,我再次开始阅读家族系统排列的教科书。读书让我明白了“我并没有真正接受父母”的事实:我一直想要改变父母,特别是改变父亲!——父亲在一年多之前与一个小病相遇。新生之后,父亲买了很多的书来看,进行饮食方面的自我调整。目前健康挺好。
但是我不相信父亲,怀疑父亲是否能跨越心理困扰,获得健康开心满足的生活。经常买书给老人家——都是心理学的,也有NLP的,“我大过长父”“我会心理调控,父上必须学习”的心理暗示,连母亲都看不下去!母上大人说:他以为自己懂(不看这些书)…之类。
把视线焦距拉近,我自己不安心、不易放松、不易放下…我提醒听我认真搬运知识的老人家“活在当下”,遇上受到“不承认”“不认可”“不听从”的事,仍不免不够淡定。可以说我自己过得也是并非完善,却去操心父亲,岂不是个大笑话吗?!存活的头等大事——修自己…以为自己读了书,上了课,在跟人分享,就比生我、养我、育我、一直爱我的父上大人“高”?!
原来,迷茫于“与强力人员(包括那些 我认为 能力强于我的)相处的困惑”,其背后是我对父上大人的谮越!很难想象,都没有NLP的学问,如果没有家庭系统排列的知识,我们会怎样一遍遍的重复上一代人的命运?!过着下一代也许不一定更好于上一代的生活…
初写于2019年1月1日 18:15
修改2019年3月29日 22:34
二次修改于2019年3月30日 21:2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