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面,我讲过“问答思维”,所谓思考就是“提问—回答”,这里的回答,就是用结论来回答。当自己向自己提问,或别人向你提问以后,我们就会以某个结论去回答它。
这里所讲的结论,跟观点、意见、想法之类的词是同义词,广而言之,就是指知识或信息。
结论必须依靠积累,如果你的大脑里面不积累足够的结论,你即使给自己提出了很多很好的问题,你也回答不上来。活到老,学到老,积累的结论越多,讲话自然越精彩。
结论之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学习他人,包括阅读书刊、听演讲、聊天或请教,等;一个是自己的领悟。但是,最关键的是你要能够记住,在大脑里面融会贯通,保证在写作的时候能够派上用场。
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说法告诉我们,如果要想说服别人,就要“摆事实,讲道理”。这句话原意是说我们不能强迫别人接受你的观点,也不可以搞人身攻击,不过也明确地指出了全部三种结论的两种:事实与道理。
虽然我们写了千言万语,但除了问句之外,所有的陈述句,就其内容所指来讲,就是在说事实,讲道理,提要求。
还记得我在前面的文章中讲过开放式的三种问题吧?立题的三种类型:思考与写作的内容,涉及到人、事、物三个方面。
(1)“是什么”的问题,可称为“描述性问题”,问的是人、事、物的原理、机制、状态、特征等。
(2)“为什么”的问题,可称为“解释性问题”,问的是客观的原因,与主观的理由。
(3)“怎么办”的问题,可称为“规定性问题”,问的是要实现既定的目标,所需要的办法、条件、方案、措施、对策。
现在我们再把问与答对应起来,结论其实也就只有三类:
(1)是什么——描述性问题——事实式结论
(2)为什么——解释性问题——道理式结论
(3)怎么办——规定性问题——要求式结论
下一篇文章我再给大家详细讲讲这三种结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