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行疆”这两个字的含义,最早来源于网络上的一部纪录片。作者况露,一人一车历经134天,跨越半个中国,其勇气让我着实佩服。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也许是对青春最好的诠释。但是,一入社会深似海,从此假期是路人。每每挣扎在梦想与现实的夹缝中间,总会不自觉的感慨,时光荏苒岁月蹉跎。
在经过一系列的挣扎之后,在理想与现实中间我寻找到了最佳的平衡点—经商。于是,我一人一车踏上了属于自己的行疆之路。从苏州出发,历时三天三夜,横跨半个中国,穿越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来到了青海。磕磕绊绊半年,终于稳定下来。
青海至于我并不陌生,但是关于它的记忆大多都还停留在2006年,短短十年时间,此间已经物是人非,再也不见当年模样。混乱的西宁已经呈现出现代都市的雏形,脏乱的大通已经变成美丽的卫星城,全是土房子的都兰如今也高楼林立,出生的乌兰已经没有了当初的老街。看着此番变化,心中不觉慌张,那些一起在黄土山上嬉戏的伙伴,也记不得名字与长相。那一刻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说离别的时候一定要用力去告别,因为再见遥遥无期,因为再见之时你我或许早已变了模样。
一切又重新开始。
去乌兰的路上途经青海湖,此间早已不是当年芳草萋萋的景象。一处又一处的宾馆鳞次栉比的坐落在湖岸边的草滩上,人工种植的油菜花如绚烂的烟火在湖边绽放,紫的黄的野花点缀在田埂之上,羊群好似天上斑驳的云彩散落在草原之上。鸥鹭低鸣间,阳光从云层间垂落如同佛光一般。夜宿黑马河,一个人静静地躺在车里,天上星空璀璨,银河如绸,淡淡的星光下听着湖水潮起潮落,心头静谧。往事如这潮水涌上心头,钢铁丛林里所遭受的委屈困苦一瞬间让一个26岁的青年人泪流满面。也许,只有在这夜半无人之时,我们才有勇气释放自己内心深处的软弱。讽刺的是,我们带着哭声而来,成长的过程却将这最能释放调节情绪的手段剥夺了。在别人眼中,哭泣意味着软弱。但是只有自己知道,有些时候我们仅仅需要发泄一下。我们只是想暂时抛开那些所谓的成功学,放下那些名利场,脱下带了很久的面具,让自己变得像自己而已。

晨曦接踵而至,阳光仿佛有了心事一般躲在云层后面不肯出来。霞光将云染成了金黄色,绸缎般的湖水飞鸟掠过,远处微黑的天空如同还未退散的黑夜狼狈不堪的消失。一夜的心事,被这朝阳一照烟消云散。尤记得高三那年自己每日书写的笔记,笔记本的扉页上我自己提笔写上的那句话—阳光微笑着穿过黑夜。也许,这世间林林总总便如自己所想,困难会有,伤心会有,难过会有,但是只要笑着去面对,总能挺过去。就如阳关一般,穿行黑夜之时不也笑着。沿着109国道独行,吹着凉爽的湖风,看着无垠的草原,望着连通天际的马路,听着《平凡之路》那一瞬间突然笑了。
或许这才是自己最想要的生活。
路上,云卷云舒,偶尔窜上马路的羊群带着夸张的不屑的眼神。牦牛悠闲地吃着属于自己的青草,牧民骑着高脚马在草原上风驰电掣,骑行的人努力地蹬着自行车翻越高山,朝圣的人一步一拜坚守着自己的信仰。这条路很长,有些人为了生活行走,有些人为了梦想行走,有些人为了信仰行走,有些人不知为何行走。一路上,风景如画,真如他人所言,眼在天堂,身在地狱。

翻过橡皮山,眼前的路一马平川。仿佛经历过绝望后的人生,突然的释怀了。中岛美嘉的《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此时在我脑海中回荡,曾几何时我也想过一了百了,面对着如山一般的压力,自己内心崩溃。直到遇到了现在的这个她,突然对这个世界有了些许的期待。也许是期待着能够看到她穿旗袍的样子,也许期待着和她一起开客栈,也许期待着和她一起走遍山川大河,总之期待着,努力活着。
最后,终点乌兰。抵达之后,简单吃了顿饭,就回到了西宁。我们都在向往着未来,又渴望回到过去。但是,当你真的回到过去的时候,也许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生活需要往前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