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成谶!
起了个名字叫删除系列,没想到第一篇就被删除了。
本来没想写,但还有人跑到我的转发下面去告诉我,“真相出来了,作者写错了,已经主动删稿了。”
wtf?
一、“作者写错了”?
作者写了什么?你看到有什么人写了什么么?全网你找得到半个字么?
全网只有起诉书的一个中文译版!
所以是起诉书翻译错了?!
二、“已经主动删稿了”
我的上一篇文章是主动删稿所以404了么?
我tm什么都没有写就被404了好么?!
我刚发了5min就被锁了好么?!

所以,你以为,作者写错了,是删稿的唯一原因么?
三、“真相出来了”
n段视频集合,很精彩啊,所以就洗白了?
我只知道,作为百亿市值的公司花股东的钱给自己老板请最top的律师,还在舆论上整不出点动静,那真是重新评估金钱的能量了!
视频是真相,那么起诉书就不是真相么?
是起诉书和视频自相矛盾了么?如果是,我们当然可以说二取一,真相只有一个。但如果没并没有矛盾,是不是二者都可以认为是真相呢?
那么长的起诉书,恕我不能背诵,但有些细节实在令人发指,不能忘记。
起诉书中说爱丽丝王向上抬起商务车的后视镜,视频中证明并没有发生此事么?
起诉书中描述的那些不堪入目不堪回首的猥琐情节,视频中证明没有发生此事么?
起诉书中说某当事人在被捕时只穿一件体恤,下身赤裸,视频中证明并没有发生此事么?
警方的逮捕过程有录像否?为什么这样的视频没有流出呢?!如果这样的视频流出了,公众看到了,舆论又会如何呢?
所以目前事实是什么?是流出视频并没有任何和起诉书中矛盾的地方,也就是均不能以视频的真实,证明起诉书中所述是假!因为他们不互斥!
那么就奇怪了,为什么很多人立即任务剧情反转了呢?!
再往下写,就会很多岔路了,譬如我大可以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和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当我们先看到一个结论,再看到另一个相反的结论的时候,就会认为前一个结论是错的(事实上我上课时经常使用这样的方式,故意制造车祸现场,举出两种看似都有道理的解法,但是答案却不相同,逼迫同学去思考,去发掘破绽和漏洞,因为那也是他们可能犯的错误)。
但今天的我不想那么复杂,我只想指出,当你看到一前一后两个不同的且并不矛盾的情节时,并不代表其中任意一方为伪。
你所认为的有图为证,眼见为实,只是你从你所看到的,“推理”出的,你所认为的事实。而为何你会有这样的推理?显然取决于你所看到的材料,而你为何会看到这样的材料,(而不是其他的)?谁放出来的?
都说了,米国最top的律师收费可是不便宜的,人家花了那么多钱,还不能左右你的小脑袋的话,可就亏大了。这个瓜还要吃很久,吃很长,各位如果不了解美国律政的那些事儿,可以先找几个不存在的律政剧去过过瘾先吧。律师到底是干嘛的,自己可以从中慢慢体会。(另,推剧,boston leagel,我的最爱)。
还有就是,众位股东们的腰包,可得看紧点。比竟从酒水到餐费到学费,可都是公司买单呢!
一个视频,马上可以广而告之,众所周知,无人不知,万字长文的起诉书,几无人知,几无人转,几无人看。如此失衡局面,究竟为何?
商业,到底带来了什么?改变了什么?众位三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