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是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咋日,儿子想吃鸡蛋糕。早上起来想起这事儿,赶紧操作起来。
打几个鸡蛋,放上些葱花,花椒面,植物油,味精。用力搅拌均匀,放适量的开水,置于蒸锅上,开锅上气大约七八分钟,一碗香气四溢的鸡蛋糕新鲜出炉。
看起来简单易操作。你做做看,没有几次失败的经历,你还真不能做好它。
其中关键是放水。就是几个鸡蛋放几蛋壳的水,并且把盐放在开水中溶化后,倒入碗中与鸡蛋搅拌一起。
这儿水与什么时候蒸得刚刚好,这就是经验。过时就会出现蜂窝网,口感也不好,硬。少时就会不熟,蛋水状。
蒸出一碗刚刚好的鸡蛋糕,凭借着感觉。感觉是我们的经验积累。不断地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方能掌握其要领。
感觉是一种能量。只是让我们遗忘已久,忘记了利用它。
感觉与情绪相辅相成。也就是说感觉好,情绪自然就平稳。做起事来顺风顺水,不必多言。
关键感觉不好时,怎样让情绪在控制范围之内?不做让自己追悔莫急的事。
我的做法是,转移注意力。用一些事冲淡让自己感觉差,心烦的事。感觉好些了,平稳了,再做手上的事。
还有想办法让自己感觉好些。
比如面对事,有它理想的状态。嗯,如果那样真的不错。
例如,昨晚有个同事打电话说,最近碰到件糟心事。孩子在幼儿园意外受伤,最主要是一个小女孩伤到了脸。
事情是这样。同事女儿站在那儿正欲出教室门,后面来个小男孩从身后推了一下,同事女儿一个前冲正磕在墙角,瞬间鲜血直流,缝了九针。小孩子好动好跳,可缝了针这事就大了。
有两种可能,一种留下一条大疤痕,影响孩子的形象,给孩子心灵留下阴影。第二种可能,现在美容技术这么发达,孩子还小,长大后并无大碍。完全不用那么紧张。
当你换一种思维,感觉就会舒缓许多,情绪自然平稳。
情绪平稳,大脑能高效地运转,从而做出最佳的决定。
再就是培养自己多想要的,多想好的。时刻注意自己的情绪变化,让自己的感觉好些。
我们有个坏习惯。总是先想坏的,不好的。担心这儿,担心那儿。把自己弄得紧张兮兮。
例如,生活中总有这样的。孩子放学晚了,我们就习惯地想,别有啥事吧,车祸,被拐。弄得自己坐立不安,一会孩子平安回家,又是虚惊一场。
我这方面体验颇多。爱人喜欢喝酒。而且一喝就多,我曾询问过他,他说喝不到量,整个身体都紧,不舒服。只有喝到量时,全身才舒坦,可这个量的拿捏不好掌握。
每当他喝酒晚归,我的内心倍受煎熬。想象他摔了,摔得头破血流,送医院治疗。想象他血压病犯了,躺在路边。想象他大冬天,喝多睡在外面,冻伤。那想得才多呢,才惨呢。可多年过去,他还健壮如牛。想想那时我的感觉,我的情绪能好吗?
帮自己个忙,让自己感觉好点。别在折磨自己了。
曾在微信中看到一句话,你诅咒孩子多长时间了。就是老是担心孩子。大多数孩子都会平安健康成长。所以多祝福孩子,少想诅咒。让自己感觉轻松起来。
习惯的养成须得个过程,慢慢来。
让自己感觉好起来,你会获益良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