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你还很小的时候,他们花了很多时间教你用勺子和筷子吃东西,教你穿衣服、绑鞋带、扣扣子,教你洗脸、教你做人的道理。
而我们呢,总是期待每年的六一节如期而至,这样不但能享受假期,条件好的家里还给准备很多礼物。年复一年,作为80后的我们长大了,父母用他们无微不至的爱陪伴我们度过了20个儿童节。我们快乐的童年在每一次的节日里绽放,而父母只留下皱纹与白发。
我知道,在这世上最大的恩情,莫过于父母的养育之恩。值得我们用生命去珍爱,用至诚的心去感激,用切实行动去报恩。

记得7岁那年,也是儿童节,父亲牵着我从幼儿园出来,稚嫩的脸庞挂着不谙世事的笑容。对于儿童节没有概念,只知道别的小朋友在这天,有很多礼物收,有各种零食、玩具、新衣服。那天父亲刚出院,第一件事就是来学校接我,我们走到一小摊前,一瓶火箭造型的饮料深深吸引了我的目光,我吵着闹着要买,父亲毫不迟疑掏出7元钱为我买了,后来才知道,那是父亲那月身上唯一的7元了。
此后,随着生活的好转,每年的儿童节,只要想要的东西父亲都送我,滑板车、复读机、文曲星、好记星,尽管这些物品我都是热新鲜,父亲都一一允诺,满足。父亲用他宽厚的肩膀为家、为我默默抗住一切困难,将我托举,只为更接近阳光。

母亲的情感最为细腻,总能从我闪亮的眼睛中了解我所需要。过节时分,母亲总会煮上一桌好菜,最爱吃的糖醋排骨、香辣鸡翅、红烧肉,自己却很少才夹一块。相信跟很多同龄人一样,母亲总是用这样温润的爱,滋养我们成长,不管是儿童节或是生日又或者是日常生活,无微不至,总能最好诠释母亲的角色。
“羊有跪乳之情,鸦有反哺之义”。而人也应有尽孝之念,莫等到欲尽孝而亲不在,终留下人生的一大遗撼,要想将来不后悔莫及,从现在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去感恩父母,回报父母。
回报也不一定非的是物质上的回报,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情感上的。就算是远渡重洋、留学海外,我们时刻要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正如世纪老人巴金所说:“我是春蚕吃的桑叶就要吐丝。”春蚕付出了,也获得了,得到的却是人们的赞美与钦佩。
曾记否,父母将你我捧在手心,含在嘴里,因为我们是父母手心里的宝;曾记否,父母把无私的爱奉献给了我们,因为我们是父母的结晶,是爱的延续。
曾记否,你讨厌父母的唠叨,无意间,你和父母之间产生了隔阂,可是总要等到失败后,才知道父母讲的都是金玉良言。曾记否,翅膀还未硬的你,却想摆脱父母,展翅飞翔。可是总要等到自己受伤后,才知道父母的怀抱是最温暖的避风港。
我不是诗人,也不是歌唱家,既不会用精湛的词藻来赞扬父母,也不会用唯美动听的音乐来歌赞父母,我只能用点滴行动来感恩父母。生活中,你为父母做的每一件小事,其实都是在感恩父母。

曾听说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一户家庭的三个儿女每天必做的事是写一封感谢信,其中的内容确是诸如“昨天爸爸买的馒头饼真香”,“妈妈给我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之类的简单句,我心头一震,原来他们给父母写信,不是因为父母帮了他们多大的忙,而是记录下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感觉到幸福的一点一滴,他们也许不知道什么叫大恩大德,只知道对美好的事物心存感激。听了这则小故事,有没有触动你的心灵,如果有,从现在起,当父母为你呕心沥血时,对父母道上一句“谢谢”!当父母疲劳时,为他们泡上一杯清茶,帮他们捶捶背;当父母生病时,躲在病床前陪陪他们,陪他们多说会话;当你远在他乡时,给父母打上一个电话,捎上一句祝福……
风中的风铃再次响起,似乎在奏响一首感恩之歌,感谢父母的唠叨/因为他们是为了让你少走弯路/感谢父母的鞭策/因为他们是为消除你前行的障碍/感谢父母的斥责/因为他们是为了助长你的智慧/感谢父母赋予我们的一切,让我们用生命去珍惜,用感恩的心去呵护。
让我们行动起来,也为父母准备一份儿童节礼物!让父母跟我们、跟孩子一起回忆儿时节日的那段快乐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