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不能忘记,
八十年前那阴冷的冬天,
敌人的飞机,
猖狂地在南京上空呼啸盘旋;
敌人的战车,
横冲直撞如潮水决堤般泛滥;
敌人的炮弹,
狂风暴雨般漫天倾泻而来。
中华的勇士,
坚守着巍峨的中华门,
坚守着雨花台,
坚守在城市外围的沟壑山峦间。
他们,刚刚走出炼狱般的淞沪战场,
还来不及掸去身上征尘,
又毅然迎接这无情的炮火连天。

明知这是置身于绝地,前程凶险,
明知敌人装备精良,心狠性残,
他们却义无反顾地走入这血与火生死线,
用血肉之躯,
把敌人的钢铁洪流阻挡在阵地前,
勇士们的热血,
把城市的土地浸染。
勇士们视死如归的气概,
沉寂了敌寇“三月亡华”的狂言;
勇士们慷慨赴死的精神,
捍卫着古老而孱弱的中华民族那永不屈服的尊严。

但,简陋的武器,羸弱的兵员,
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强敌摧残。
丧心病狂的敌人举起屠刀,
向手无寸铁的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
疯狂地、无情地乱砍。
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在已进入现代文明的社会出现;
敌人野兽般的行径,
让全世界都为之汗颜;
短短几天,
无辜的死难者高达三十多万。
敌人的狰狞残暴,
掩饰不住他们内心的胆寒。
妄图以血腥的屠杀,
消弭中华民族抗战不屈的坚定信念。
妄图以凶恶的恫吓,
让中华民族屈膝在他们面前。
敌人的滔天罪恶,
让我们的怒火更加炽烈地燃;
敌人的残酷无情,
让我们愈加团结斗志弥坚;
敌人欠下的血债,
必须用鲜血来加倍偿还。
血与火的战场,
把热血的男儿召唤,
那中华不会亡的歌声,
悲壮地在后方响遍,
中华勇士,前赴后继地奔向前线,
扛起枪支,挥舞大刀,
把中华民族的国脉续连。

我们不能忘记,
英勇的战士们坚守危城的悲歌向前;
他们奋勇杀敌的故事,
不能湮没在荒草野径;
他们撤退时无序的混乱,
不能成为今天的茶余饭后笑谈。
那征战后无法脱身,
不得己躲避进难民区的将官,
不能被攻击成人生的污点。
对抗日将士进行责难,
你的站位难道和日寇比肩?
他们为国而战的浩然正气,
当长存于天地之间。

我们不能忘记,
残暴敌人的疯狂屠戮,
造成三十多万同胞的无辜死难;
历史的声声警钟,
在中华大地长久的鸣响,
抹不去的伤痛,
提醒着我们不要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我们记取历史,我们不忘苦难,
不是为了把仇恨延续,
不是为了把罪恶呼唤,

今天,我们不仅要把受难者隆重祭奠,
我们更要把守城英雄的故事极力宣传。
让今天的人们记住,
在那最后胜利到来之前,
我们刚刚走出封建专制蒙昧的中华民族,
经历了多少难以想象的艰辛,
付出了多少难以承受的苦难。
告慰死者,昭告生者,
今天的和平来自不易,
守卫和平的任务牢记在心田。
祭奠死难的同胞,
可否让那些制假、贩卖有毒食品者良心不安?
他们的嘴脸,或许比正面的敌人更加阴险,
他们对国人的残害,发生在无声无息间。
我们不能忘记,
外敌带给我们的苦难,
我们需要记取,
落后、分裂和愚昧是苦难的根源。
我们把死难者祭奠,
让我们铭记,莫要骨肉相残,
用新的精神,新的面貌,
去迎接新时代的召唤。
只要我们协力同心,
中华民族一定会以新的形象
走进世界新的舞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