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三北浪人”。
01
二八法则又名80/20定律、帕累托法则,也叫巴莱特定律、朱伦法则、关键少数法则、不重要多数法则、最省力的法则、不平衡原则等,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及企业管理学等。
“二八法则”是由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雷托总结出来的。他最初发现情况是这样的:20%的人口占有着80%的土地;80%的豌豆由20%的植株产生;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80%的公司利润来自于20%的重要客户。
帕雷托认为,在任何特定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占多数,因此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数因子(约20%)即能控制全局,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法则。
生活中还存在许多类似的不平衡现象。因此,二八法则成了这种不平等关系的简称,不管结果是不是恰好为80%和20%(从统计学上来说,精确的80%和20%出现的概率很小)。
犹太人认为,世界上许多事物,存在一条78∶22宇宙法则。比如,空气中氮气占78%,氧气及其他气体占22%;人体中水分占78%,其他为22%,等等。
二八法则告诉我们,做人办事要找重点,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提纲挈领,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02
静下心来一想,我将“二八法则”做了一次延伸思考,着实吓了我一跳。
经过简单的数学运算,二八法则衍生出了4个百分比:4%、16%,16%、64%。
4%,是20%中的20%,是精英中的精英,确属凤毛麟角。
16%,是20%中的80%,是精英中的王者,各行各业的先行者。
16%,是80%中的20%,是众人中的佼佼者,社会上的引领者。
64%,是80%中的80%,是众人中的普通人,代表着芸芸众生。
我姑且将二八法则衍生后的新比例称作为“四六四法则”。
希望大家争当36%(4%+16%+16%)之内的人,如果可能就该争做4%的顶尖精英。
当然,如果有人非要钻牛角尖不可,还要继续将二八两个比例分解下去。当然,这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意义似乎并不太大了。
在工作的时候,二八法则及其衍生的“四六四法则”给我们的重要启示:要想面面俱到还不如重点突破。一个人要将绝大部分精力,集中在一件最核心且真正重要的事情上。这个启示可以浓缩成四个字——事半功倍。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指导:做事要选择性寻找关键点,而非巨细无遗的观察;在个别核心事件上追求卓越,不必事事都有好表现;不必苦苦追求把握所有机会,能分辨出你那关键的4%即可……
03
在生意场上,64%的收入来自于4%的商品。也就是说,这4%的商品是你的核心商品,这也是为什么开网店的店家总是喜欢打造“爆款”的原因。
“四六四法则”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时间管理问题、重点客户问题、财富分配问题、资源分配问题、核心产品问题、关键人才问题、核心利润问题、个人幸福问题等等。
4%的人有目标,64%的人爱瞎想。
4%的人放眼长远、规划未来,64%的人在乎眼前、计划当天。
4%的人受成功人的影响,64%的人受失败人的影响。
4%的人爱争气、改变自己,64%的人爱生气、强求别人改变。
4%的人受成功人的影响,64%的人受失败人的影响。
4%的人会坚持,64%的人爱放弃。
4%的人认为行动才有结果,64%的人知道知识就是力量却很少行动。
4%的人做事业,64%的人做事情、陷入事务主义。
4%的人为解决问题找方法,64%的人为逃避责任找借口。
4%的人习惯于鼓励和赞美他人,64%的人热衷于批评和谩骂社会。
4%的人用脖子以上来挣钱,64%的人用脖子以下赚钱。
4%的是富人,64%的人是穷人。
当然,我们也不是说完全漠视4%与96%相关性,喂饱肚子的并不是最后一口饼子,压倒骆驼的也不是最后一根稻草,没有96%的积累不可能产出4%的辉煌。
表达思想求独立,留存时代之记忆。拙作定期更新,欢迎互动交流!
关注@三北浪人,有幸与你同行,弘扬正向主旋律,体悟生活小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