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游戏看娱乐

从游戏看娱乐

作者: 奚_8f5a | 来源:发表于2018-03-12 21:37 被阅读0次

不知道有多少当代人,曾经对当今社会的现状忧心忡忡、充满焦虑,一面义愤填膺地在内心斥责这个娱乐化的时代,一面唾弃自己同样沉湎于此的堕落。

但是这个世界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就如现在:即使再怎么拒绝现代化,也没有人能如同亨利•梭罗那样离群索居。我们依旧不可避免地、逃无可逃地被裹挟着,顺着时代的潮流呼啸而下。

每个人都无法逃离的现代生活

时代变了。

泛娱乐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拉动力量,2016年泛娱乐产业总产值约为4155亿元,2017年达到4800亿元以上,增速在15%以上。

其中游戏产业是泛娱乐产业中最具商业价值的产业之一。目前,游戏市场销售收入已经突破2000亿,占据了整个泛娱乐产业中四成收入,是泛娱乐产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另外,游戏市场目前依然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市场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1.2%。

曾经的乡间田野和黑白电视已经成为了过去式,取而代之的是彩色家电,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短短几十年里,人们娱乐的方式开始趋向碎片化、即时化、便携化,各式各样的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不管是嘻嘻哈哈的综艺节目,还是紧张刺激的游戏,亦或是欢乐吐槽向的直播……人们在闲暇之余,总是能随时找到合适的方式,轻轻松松地消磨掉大把的时光。


那么,你真的会玩吗?

先不要急着反驳我。我先向你介绍几个人。


Stevo

他是上海的一位摄影师兼剪辑师,还是一个玩改装车漂移的发烧友。而他还有一个很接地气的爱好——吃鸡。而他打上亚洲服务器排名第三,总用时不超过一天半!

Stevo的战绩

《绝地求生》第一人称双人模式亚服排名第三,用时一天零八个小时,吃鸡率30.86%,前十率72.84%,爆头率22.86%。如果你玩过这游戏,你就明白我在说什么。如果你没玩过的话,给你举个例子吧:我一个朋友吃了半年鸡,亚服排第477.2万名。对于普通人来说,百位数乃至千位数是永远都达不到的战绩。


何伟源

2018年1月18日,任天堂发行了一款叫做 Labo 的产品 —— 或者说,一种玩法。你可以按照说明,把纸板组装成某种物件,再把游戏主机 Switch 的两个手柄放进去,通过手柄的内置功能玩不同游戏,在现实生活中实打实地操控。

消息一出便狠狠抓住了一批玩家的心,大家早就厌倦了不停更新换代的显卡和大作,期待想象世界划破次元,进入真实生活。就在当天下午,已经有人仿制出了世界首款民间 Labo。而这个仿制了Labo遥控车模型的人,便是何伟源。

何伟源的Labo模型

而他其实是索尼的粉丝,使用最多的机器是 PSP 和 PS3,玩怪物猎人3、初音未来和寂静岭。


阿吐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工程制图高级职称、国际金融理财师、受洗基督徒。他还有一个更为独特的标签——早期比特币市场里,挖矿能力最高的那一批人。那时候每比特币还不足200元人民币,价格是巅峰时期的近千分之一,挖矿难度也远低于现在。可以说比特币的未来扑朔迷离,却有无数的可能性。资本、技术、信仰都在其中,远不如现今面目狰狞,却暗潮汹涌。

从游戏看娱乐

而他,通过敏锐的嗅觉发现了比特币的潜力,凭一己之力完成了了解比特币、尝试挖矿、购买矿机等一系列操作。50天的运作和100万的投入,400台矿机的算力使他成为了早期比特币市场的顶级玩家。

(事例以及图片来源于VICE)

现在告诉我,你真的会玩吗?


玩家这个词,在我看来,它应当与收藏家、画家、作家一样,被赋予给有鉴赏力的、有品味的、会玩的人,而不仅仅用来称呼“玩游戏的人”。

这个世界可以玩的东西太多了,摄影、动漫、编程……有些在其他人看来枯燥无味的工作,可能正是某些人的兴趣所在。他们在为之付出时间和精力的时候,没有想过这些事是不是在浪费时间,没有想过别人会不会觉得自己“不学无术”,因为他们内心真正认可自己在做的事。

这个世界,在有些人眼里也不过童年时的一个玻璃弹珠,也抵不过一个字:玩。

在网络大时代的今天,你很难想象一个人什么游戏都没有玩过:前有《王者荣耀》开启了全民游戏的时代,后有《阴阳师》拉拢了一众被美工吸引的心,年轻的一代喜欢上了《FGO》……即使你再忙,打开微信你也能看到好友同事在玩的《跳一跳》。很多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这其实不是一个非常健康的现象。现在的很多人玩游戏都只是出于一种社交手段:两个人不太熟,一开始明明很拘谨,但是一起聊天时,聊到自己玩过的游戏,就可以迅速打开话匣子,甚至一起玩游戏——玩着玩着关系就可以飞速发展!而当周围所有人都在玩某个游戏时,为了合群或者不甘落后的心理,相信每个人都会点开那个下载键。并且说实话,这些在国内可以说是现象级的游戏,都不是那么的优秀。王者荣耀自然不必说,从上线伊始便遭受了一波又一波的骂战,被众多MOBA类游戏轮番鄙视。阴阳师之类的卡牌养成在之前也屡见不鲜……可以说,每个游戏都能找出风格、玩法相似甚至更优秀的替代品。

再者,中国游戏产业的版权问题虽然在逐渐好转,但是吃相难看的公司圈钱的现象依然没变,没有情怀与信仰的公司很难做出真正优秀的游戏。这些公司的核心就是利益,为了利益他们甚至能安排内部人员在游戏里做“托”来刺激土豪们消费……具体的,看看隔壁的《贪玩蓝月》就知道了。


于是,一大波人开始高呼中国游戏产业要亡。他们愤愤不平,认为好的游戏被埋没了,垃圾游戏反而因为营销或者背靠大树而火爆。同样也有一波人,整天觉得这个游戏操作手感不行,那个游戏主线僵硬,天天哀嚎没有好的游戏玩。

出现这种空虚感,其实跟业界没什么关系,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核心玩家找不到东西玩儿? 论坛里一大片沉迷女神异闻录5和荒野之息的都是轻度玩家么?

从游戏看娱乐

很多核心玩家都庆幸自己赶上了这个最好的时代,购买正版游戏越来越方便,有官方中文的游戏也越来越多。 3A大作,日系二线,独立游戏,各种各样的类型越来越丰富。大呼游戏荒的人在论坛多了去了,一般反而都是玩游戏不怎么多的人。

真正的玩家不会轻易地去践踏别的游戏,即使觉得某个游戏很差劲也不会到处叫嚣,反而是一些平时也没怎么接触游戏的人,为了秀一把优越感和存在感,在任何能看到的帖子或者微博上标榜自己的“品味”,将那些玩着快餐游戏的人踩到土里。不明就里的人看了,也不由地产生了类似的负面情绪……

我只能将这些归类于大多数国人还没有具备足够的鉴赏能力,国内游戏产业也需要慢慢提升水平,这是一场少数精英与大众审美间的较量。


那么,如何提高一个人对游戏的鉴赏能力和品味?

不管承认与否,游戏是艺术形态的一种。

文雅点的爱把游戏说成“第九艺术”。绘画、雕刻、建筑、音乐、诗歌、舞蹈是六大艺术。新兴的戏剧,与六大文艺有相同的影响人的特征和永无止境的追求,所以卡文称之为第七艺术。电影是第八艺术。游戏行业拥有同前八艺术相同的特点,却又有自己的独特不可分割的流派,所以被称做第九艺术。

既然游戏是艺术作品,那么玩游戏这件事情,开始与艺术领域共通。所以说,如何提高对游戏的鉴赏力这个问题,其答案基本跟“如何培养与提高艺术接受力”的答案如出一辙。

1.鉴赏大量优秀作品的实践。

尽可能地多去玩。在我看来,没有看过某本书的人不配批评作者,没有玩过某个游戏的人不配批评厂商。而看的多了,玩的多了,你会自然而然地挑剔起来,你会知道哪些是原创哪些是抄袭,哪些会花费时间哪些会耗费金钱……有了比较,才会在心中有评判的标准。

2.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

一个普通人经过一条小路,他会觉得阳光真舒服,这条线小路很美,仅此而已。但一个历史学家经过这条小路,他会想起曾经是谁在这条归乡路上感慨一番然后挥毫写下了不朽的诗篇,一个植物学家经过这条小路,他会下意识地分辨路边的绿化,为巧妙和谐的植物设计微微一笑,一个画家经过这条小路,他会看到细碎的阳光洒落在翠绿的树叶上,投落下斑驳陆离的光影,仿佛一幅静谧优雅的名画……当你系统地了解了一个派别的风格、作者、体系、艺术语言和艺术形式后,你会有截然不同的发现。

放在游戏上来说,就是以系统的角度去玩系列游戏。很多系列游戏的发展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情怀与故事,了解与否对玩家体验来说有着极大的差别。

3. 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水平和相应的生活经历、生活阅历。

任何一部艺术作品都反映了作者一定的思想感情和生活信念,游戏也是一样。在一些年代背景里所发生的故事,如果你不了解那段历史文化,你可能不知道剧情为什么这么发展,也不知道人物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又或者,你的阅历不够,那么你便无法对其产生共鸣。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同样一个片段,你在不同的年龄看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的原因。


诚然,娱乐化的不可避免促使我写下这些文字,来阐述我“希望促使人们去思考,使所有人玩得有水准、有品位”的观点,但其实我还是怀念那个“车马慢”的时代。当交流开始变得便捷、娱乐变得多元化的同时,我们也容易在喧嚣中迷失了自己,任由他人向自己灌输观点。但也正如我说的,既然不可避免,那就正视这个“庞然大物”,也不再沉湎过去,积极向前。

结尾放一首我高中时写的小诗,以此告慰那个曾经不安的我。



我也曾有过深切的担忧

担忧这个国家的未来

担忧这个泛娱乐化的时代

担忧越来越胆怯的心灵 不曾想象过战争的到来

担忧好逸恶劳的浪荡子弟 肩负不起民族的重担

担忧急功近利的研究者 不愿将目光投向基础物理的发展

担忧哗众取宠的综艺 拉低了一代又一代的底线

担忧权术的纷争与侵扎 埋没了真正的高风亮节

担忧冷酷麻木的灵魂 再也想不起或将严峻的未来

我担忧在我走完人生道路前也未为我的担忧做些改变

我担忧 再也没有人如此担忧明天

相关文章

  • 从游戏看娱乐

    不知道有多少当代人,曾经对当今社会的现状忧心忡忡、充满焦虑,一面义愤填膺地在内心斥责这个娱乐化的时代,一面唾弃自己...

  • 我的日常标签

    工作,健身,篮球,美食,看文章,写感受,吹笛子,游戏娱乐,综艺娱乐,新闻联播。

  • 游戏的“轮回”

    从1952年电子游戏诞生开始,游戏娱乐的大时代拉开序幕,66年过去,其中诞生了许许多多经典的游戏,丰富了我们的娱乐...

  • 无用也可以有用

    周末即将结束了,你的假期过得还好吗?你的周末在干什么呢?看剧,看闲书,打游戏?其实娱乐也并非一无所获。 看剧能够从...

  • 娱乐游戏

    2021年4月7日晚上去同事的寝室吃东西,进去房间,她正在用电脑玩着游戏,一边玩游戏一边与另外的游戏玩家微信语音交...

  • 那些年,我从电子游戏中学到的……

    玩了这么多年的游戏,可如果真要问我从游戏中学到了什么,还真的很难回答。 因为游戏作为一种娱乐载体,本质上是为了娱乐...

  • 玩游戏时你希望你的队友?

    现在娱乐模式越来越多种多样,比如游戏从以前的单机游戏到现在多人玩的网游,不得不说游戏带给我们带来生活上的娱乐。 那...

  • 娱乐至死的新时代

    大部分人为了娱乐而娱乐,刷抖音、打游戏、看小说和看电视等,这是一个全名娱乐的时代,从中获益的即是创造这一娱乐的人。...

  • 少玩以明志

    如果我放任自己娱乐有什么不好 我的娱乐活动指娱乐性质的新闻、看直播、看电视剧、打游戏等。 直接、间接的消耗大量资源...

  • 斯金纳箱

    游戏,是人用来娱乐的一种方式。从主观来看,能让人获得快乐的行为就叫游戏,例如打球、打电子游戏等。但是到了现代,游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游戏看娱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vub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