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一个许久未见的老师聊天,说起近期发生的一些事儿,带着一些忐忑问他:“你会觉得我做错了或是让你失望了吗?”他回消息很快,字里行间附赠着温柔的安慰:“没有,你很好,我为你骄傲。你从未辜负过我对你的期许。”
他是我中学时期的老师,出现在我内心最敏感也是最清高的那段时间。从来不要求我要努力学习,要听老师们的话,但是也给我提出过一个要求:你可以不太乖,但不能去学坏。
“你带着一身明媚,离开我温暖的堡垒……你不能去学坏,你可以不太乖……”这是王菲写给她大女儿窦靖童的歌:《童》,对窦靖童这样的期许,真的就是王菲骨子里对女儿最肆意也是最浪漫的栽培了。
好在窦靖童并没有辜负妈妈对她的期待,20多年后长成了娱乐圈里那个个性独特又谦逊有礼的歌唱者。留着齐耳的短发,有清越的音色,张扬而又内敛,放肆而又明媚。
高中认识了一个学姐,比我见过的所有同龄人都要成熟。她从高一就一个人在外面租房子住,是一个活得大大咧咧、肆意而又洒脱的姑娘。我们平时接触并不多,但每次见面她都会很热情地和我打招呼。认识好几年,我几乎没有见过她穿学生装的样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外面,她都是个性的服饰加上酒红色的高跟鞋,永远精致的妆容,嚣张却不轻浮,是那种恰到好处的美。
她抽烟、喝酒、泡吧,在别人眼里一切不太乖顺的行为,她好像都尝试过。独来独往,并不合群,但却是很多“乖孩子”“好学生”心底最想活成却又不敢活成的样子。
我跟她成为朋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于我也不是什么传统意义上的乖乖女。甚至骨子里带了很多的叛逆。学习成绩一般般,也从来不去在乎别人的眼光和看法,恣意又随性。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优雅”实在是沾不上任何关系,但却好快乐。
不是故意为了叛逆而去叛逆,而是因为身上所有的棱角和尖锐,都需要由胸腔里那颗无处安放、又不甘平庸的心塑造出来。
我对自己的期许,就是要有主见,不用乖巧温顺,可是不能去学坏,要虔诚地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要努力去争取想要的一切,要对自己真诚,要让自己快乐。就像是夜空的繁星,看似渺小,但总能散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也像山涧的溪水,飞溅地张扬,却执着地追寻着足迹,去自己想去的地方,热情而洒脱。
书香虽好,但书卷中也透露出草莽气,才是最令我沉醉和向往的。
我认识很多温柔可爱的人,他们给我的感觉都是“宜室宜家”,总是守礼而谦逊,与特立独行的我似乎是两个世界的物种。虽然会给我亲切感,让我也想要跟他们成为朋友,但我却一点也不想要有与他们同样的生活。
学生时代的太过主流和两点一线、青春年少时故作的矜持、面对喜欢的人和事时胆怯与畏手畏脚……我不是说这样就不好,只是觉得如果生活只是一条直线,一眼望去就能将过去20年的青葱甚至是未来20年的平淡都尽收眼底,那么得多无趣。
从小我就不是大人们认为的乖孩子,因为我喜欢什么就会说,就想要得到,如果不给我,我就哭,就闹,就赖在地上不走,不管周围有多少人在看着。虽然最后总能在满足我的小愿望之后破涕为笑,但同时也被安上了一个“不好带,不听话,不懂事”的名头。安就安吧,我才不在乎呢。会哭的孩子有糖吃,至少我得到了我的糖,不是么?
与我形成对比的是表妹,她比我小3天,却处处表现得比我更加像个姐姐。小时候我和她被带着和大人们逛街,我看上的东西就一定要带走,而她却是在大人们指着东西问她:“想不想要这个”的时候都会回答“我不喜欢,不浪费钱”的乖巧。
回家后,大人们会相互之间谈论:“XX(表妹的名字)真是听话懂事,从来都不提过分的要求。”听到大人们的赞扬,表妹脸上也是开心的。小时候我对此不在意,现在大了却开始心疼起表妹来。心疼大人们那些善意的褒奖尽情地喂养了她可能没有意识到的那份不知所以的虚荣,让她乐此不疲地承接着身边人的夸奖和羡慕。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快乐。
我会心疼她活成了所有人眼中乖孩子的样子,活在自己为自己构造的虚幻里,应接不暇地揽收着这些夸赞,却从未想过,别人的夸赞永远是经不起推敲和打磨的,一受冲击,便会破碎一地。
与快乐和满足相比,所谓赞扬所谓夸奖,通通不值一提。
你相信吗,“乖”一旦成了一种刻板印象,就会成为一套生硬的模具,只要提及到,别人就能猜测出你的点线面体,没有任何意想不到的惊喜可言。
我对“乖”的解读虽构造不出万分之一的那些个被“乖”定义的人,但是却能感觉到在这种定义下的一览无余的琐碎和无味。
刘同在书里说:青春就是不要脸、拼了命、尽了兴。
就我的理解而言,他的意思可能是说青春不必去生搬硬套地活成某种完美的样子,有点缝隙,才能让阳光更多地投入,让生长更加无所畏惧吧。当然,你不要吐槽我说现在还说青春这个词儿实在是太土了。你要知道,青春啊,不是年龄,而是心境;不是桃面丹唇,而是发自心底的对世界的好奇和喜欢。
你在一些组织一些部门阿谀奉承讨好上级收买同级或下级的时候,或许有的人在一棵树下面花费一个下午看蚂蚁搬家;
你在熬着最深的夜做着不是本职却不好意思拒绝的工作的时候,或许有的人正在梦中喃喃呓语,期待着醒来后是新一天的快乐;
你在带着疮痍的心自嘲“哪有什么青春只有小孩子才说青春我都老了”的时候,或许有的人正在为成为井井有条的大人之前,储存快乐的一塌糊涂的现在。
我妹妹今年11岁,我总是告诉她和自己说不要活成别人眼中某个具体的样子,而要活成自己心中最想成为的自己。
可以不太乖,只要不学坏。
当然,我这里说的不乖,并不是说一定要去选择纹身、抽烟、喝酒、泡吧这类的生活方式,我只是希望自己和妹妹,还有我喜欢的大朋友小朋友们,都可以酷一点,而这种酷并不是止于表面的,而是内心的独立和自省。
是明白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是知道自己要什么,懂得争取也懂得舍弃。是自信不盲目,是善于倾听吸纳却也有自己的坚持和魄力。是不必刻意佯装着三好学生,也不必为了耍帅装酷就去武装成一身社会气。是遗世而独立的自知自信,是无所畏惧的胆识与刚劲,是主动的选择,而非被动的同流。
最后,李宇春的几句歌词,想要分享给你:
愿你一世清高,两鬓斑白艳阳照。三月春天不老,伸手摘星,疯一疯闹一闹。温顺尚早。
是期许,亦是祝福。与君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