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及生意特性
1.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业务范围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汽车行业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之一,也是华南地区的汽车制造商.主营业务是汽车及配套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相关服务,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乘用车、商用车、发动机及其他汽车零部件和汽车相关服务.本公司的盈利能力在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目前产品以中高档乘用车为主。
业务结构



上下游及销售模式
销售渠道:本集团通过销售门店及互联网渠道开展汽车销售,截至本报告期末,本集团 连同合营联营企业拥有覆盖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销售门店 2,748 家;本 报告期内通过互联网渠道实现汽车销售 155,455 辆,占汽车总销量 16.13%。
实际控制人

机构持股占比



近年分红增发情况

2. 基本生意特征
1)收入,利润,现金流分析

主要由于本期2017-9自主品牌销量增长及集团产业 链上下游汽车零部件、商贸服务、保险金融业 务发展带来总收入增加

随本期2017-9销量增加,销售毛利以及投资收益增加 等综合所致

2)ROE分析(杜邦分析)



1.7 倍的杠杆不算高,而且大部分都是应付款。


3)毛利,三费分析





4)资产分析


5)生意特征总结
16年 扣非ROE % = 杠杆 x 周转率 % x 利润率 % 组成。
二、核心投资逻辑及业务分析
1. 市场空间及潜力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上半年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352.58万辆和1,335.39万辆, 同比增长 4.64%和 3.81%,产销增速同比下降 1.83 和 4.33 个百分点。其中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 1,148.27 万辆和 1,125.30 万辆,同比增长 3.16%和 1.61%;商用车产销量为 204.30 万辆和 210.09 万辆,同比增长 13.80%和 17.39%。从乘用车四类车型产销情况看,除 SUV 保持产销增长外,轿车、 MPV、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均出现下滑。上半年,SUV 产销量分别为 467.00 万辆和 452.67 万辆,同 比增长 18.90%和 16.83%,但增幅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了 23.80 和 27.43 个百分点。中国品牌乘用 车上半年销量为 493.95 万辆,同比增长 4.33%,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 43.90%,占有率比上年同期 提升1.14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21.20万辆和19.50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9.70% 和 14.40%,仍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摩托车产销量分别为 846.90 万辆和 849.70 万辆,比上年同 期增长 3.70%和 4.20%。
上半年,国家颁布与实施了多项与汽车产业相关的政策:4 月 25 日,工信部、发改委、科技 部联合印发《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为推进汽车产业由大到强发展提供指导,提出了“力 争经过十年持续努力,迈入世界汽车强国行列”的总目标;6 月 13 日,国家发改委与工信部印发 《关于完善汽车投资项目管理的意见》,完善汽车投资项目管理,提出严格控制新增传统燃油汽 车产能、规范新能源汽车投资项目条件等要求;7 月 1 日,商务部颁布并实施新的《汽车销售管 理办法》,打破了汽车销售品牌授权单一体制;备受业界关注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 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目前已完成征求意见,预计于近期正式发布,将建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强汽车产品节能减排的管理。以上政策的出台将会对我国汽车产业未 来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
2. 竞争格局及优势
竞争格局
1、竞争进一步加剧:随着汽车保有量基数不断增大,新车型的不断推出以及合资品牌汽车价 格的进一步下探,汽车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预计 2017 年各细分市场中 SUV 继续领涨,MPV 增速将继续走强,轿车及商用车微增长。
2、机遇与挑战并存:2017 年,汽车行业处于自主崛起与智能新能源带来的双变革中,政策 支持、消费需求预计将会延续,但像购置税按 7.5%征收、后补贴时代、国 V 排放标准等一系列的 汽车新政策的正式实施,以及互联网公司跨界投资汽车产业,将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带来新的挑 战。同时,自主品牌汽车能力进一步强化,并呈逐级上升势头,在海外市场中存在结构性机会; 国家强化机动车尾气治理,基本淘汰黄标车,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将继 续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此外,随着互联网与汽车产业进一步融合,智能化网联化、销售与金 融保险领域的线上线下平台、汽车租赁及共享服务等都形成了汽车产业发展的机遇。
竞争优势
1、具有完整的产业链和结构优化的产业布局
本集团已经形成了立足华南,辐射华中、华东、西北和环渤海地区的产业布局和以整车制造 为中心,涵盖上游的汽车研发、零部件以及下游的汽车商贸、汽车金融的产业链闭环,是国内产 业链最为完整、产业布局最为优化的汽车集团之一。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效应逐步发挥,新的利 润增长点正日益呈现,集团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报告期内,公司有序推进广汽乘用车杭州和新 疆工厂项目建设,优化产能布局。
2、具有先进的制造、工艺、品质以及流程管理
本集团在制造、工艺、品质以及流程管理等方面具有综合优势。主要包括:(1)国际领先的 品质优势;(2)“持续改善”的创新优势;(3)精益求精的成本优势。
3、持续丰富产品线和优化产品结构
本集团拥有包括轿车及 SUV、MPV 在内的全系列产品,并通过持续导入新车型和产品迭代,保 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始终保持客户忠诚度和广泛认可的品牌美誉度。 自主品牌、日系、欧美系均衡发展,“三足鼎立”局面日趋良好。报告期内,集团持续推进新产 品开发和引入,各大整车厂陆续推出 3 款全新车型(GS7\GE3\Yaris L 致享)和 15 款升级车型, 产品受到市场欢迎。
4、开创了自主品牌研发和生产体系的“广汽模式”
通过多年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积累了资金、技术、人才和经验,形成了世界级水平 的生产体系;在研发方面,通过整合全球优势资源,形成跨平台、模块化架构的正向开发体系, 具备集成创新优势。报告期内,广汽研究院加大产品开发力度,全力推进 17 款常规车型、10 款 新能源车型开发项目,新增专利申请 216 件(发明专利占比 37%),累计有效专利申请 2253 件, 并在智能驾驶、线控换挡等新兴技术领域初步布局专利 80 多项,知识产权规模不断扩大。
5、拥有连接国际的资本运营平台
本集团成功构建了 A/H 资本运营平台,有利于充分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多种形式的投融资工 具,通过内生性增长和外延式扩张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创造资本增值和企业价值 最大化。报告期内公司探索治理结构改革,持续完善中长期激励机制,不断拓宽投融资领域,优化融资结构,金融支撑主业的作用显著增强。报告期内,公司被纳入 MSCI 中国 A 股指数,在资本 市场的影响力日益提升。
3. 成长驱动和态势
本报告期2017-6业绩变动主要影响因素是:
1、本集团自主品牌车型产品产销持续高速增长,自主研发实力不断提升,新产品推出加快, 产品力增强,明星车型表现抢眼。2017 年上半年,在国内汽车行业产销增长放缓的形势下,本集 团自主品牌车型产品产销量较上年同期分别大幅增长 56.38%和 57.02%,其中传祺 GS4 持续畅销, GS8 成为自主品牌的又一款明星产品;
2、欧美系合资企业国产 Jeep 车型产品销量稳步增加,盈利增长;
3、日系合资企业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发展势头良好,汉兰达、雅阁、冠道、欧蓝德等车 型销量稳步增长;
4、随着自主品牌及合营企业产销量的提升,产业链上下游的金融服务、汽车部件及商贸服务 等配套业务也相应扩大,促进业绩增长,各业务板块协同效应持续显现。
1)市场及供需端
上半年,本集团实现汽车产销分别为 97.30 万辆和 96.35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0.78%和 31.65%,高于行业平均增幅约 26.14 和 27.84 个百分点;本集团连 同合营、联营公司营业收入 1,625.06 亿元,同比增长 31.87%。销量同比增长率居国内六大汽车 集团之首,市场占有率上升至 7.22%;
上半年,广汽乘用车总销量达25.09万辆,同比增长57.02%。 传祺 GS4 销量超 18 万辆,稳居国内 SUV 市场第 2 位。传祺品牌累计销量超 100 万辆,创造了中国 品牌的销量奇迹。新上市的传祺 GS8 持续热销,供不应求,成功突破中国品牌 20 万元价格天花板, 引领中国品牌向上。
2)成本费用端
3)产能及外延端


三、主要的风险
1、行业风险
(1)宏观环境波动的风险
(2)国内汽车产能快速扩大的风险
(3)行业变革风险
2、经营风险
(1)合营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波动风险
(2)生产要素成本价格波动风险
(3)能否持续推出受市场欢迎的产品的风险
3、政策风险
(1)产品召回风险
(2)安全标准日趋提高而导致企业成本增加的风险
(3)环保节能标准更加严格而导致企业成本增加的风险
(4)汽车消费政策及财税政策调整风险
(5)燃油价格波动的风险
详见2016年报
四、其他重要问题

五、初步价值评估
1. 投资的逻辑支点
2. 高价值符合度评估
市场空间和商业价值
扩张的边际成本,轻资产
高客户黏度
弱周期性
强竞争优势
管理层和治理
R 特征
N 特征
G 特征
总结
3. 估值评估
溢价与折价定性分析
处于价值创造的什么阶段(券商预测)
截至2017-10-30,6个月以内共有 21 家机构对广汽集团的2017年度业绩作出预测;
预测2017年每股收益 1.69 元,较去年同比增长 72.45%, 预测2017年净利润 110.14 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 75.15%


生意特征是否符合 DCF 三要素
盈利的确定性
溢价折价定性
市场参照体系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