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得是个眼科女医生陆文婷兢兢业业为病人最后自己病倒的故事。原片可以自己去看,这里就不赘述了。很多画面拍的很美,演员演的很到位,艺术性很高,不是很多现在的电影可比的,是很不错的电影。
以前也并不了解那代人的生活,看了这部电影才从中略窥一二。讲实话,自己做学生的时候也算个愤青,整天抱怨这个抱怨那个的,批判这个冷酷的金钱主宰的社会。后来渐渐自己走上社会,也就糊里糊涂的看开了,毕竟谁都得吃口饭,抱怨是没用的。可看了这部电影,我才有点明白,社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是有原因。
《易经·坤卦·文言》曰: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我们就先谈谈现在人如此爱钱的原因。像陆文婷这些知识分子,属于当时社会的精英阶层,社会的中流砥柱,兢兢业业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待遇。父辈的遭遇,自然就会影响到后代儿女。当陆文婷这代人从社会中退出后,他们的后代就成为了社会的精英阶层,顶替父辈的位置。不过这代有人就学乖了,贡献他们父辈已经做过了,划不来。靠国家政府得不到待遇那就自己多多挣钱,自己有了钱就不用依赖国家政府政策来给自己待遇了。正所谓“上行之,下必甚之”,得到良好知识教育的精英阶层尚且如此,底层社会的人就更不用说了。底下的人本来就忙忙碌碌就为生活奔波,又不得温饱,这下精英阶层带头,思想上的枷锁一下子就解除了,趁着改革之风,为钱奔命,所以社会便渐渐的“世风日下”了。很多时候,金钱和道德甚至和法律是有很大矛盾的。那个时代多少人是靠游走法律边缘发家的啊。既有道德更是成了徒有其表的空壳,老老实实规规矩矩遵纪守法的人是很难发财的。人心不古,其所由来者渐矣!
当然,我并不是要做什么捍卫道德的卫道士。世道一变,道德法律都需要变,渐渐会有新的道德和法律产生。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历史,这几十年的变化确实提高了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这个变化到底是好还是坏,还得看它以后到底会变化成什么样。最终,历史会有一个合理的评价的。
现在我们继续深入,思考一下那个时候为什么知识分子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电影中提到了文化大革命,我们这里不去讨论这个历史大问题,因为究根问底的话,问题就太多了。我们就谈谈电影中的焦思成副部长的夫人秦波和女主角陆文婷的问题。这个“马列主义老太太”张口闭口都是革命党性,对既不是医学权威又不是党员的医生陆文婷既不信任也不尊重。这可以说是个“阶级矛盾”问题。秦波属于官僚阶层,陆文婷属于社会精英阶层——阶层与阶层阶级与阶级的关系是既有合作又有对立的,但归根结底是对立的——一个是既得利益阶层(阶级),一个是为既得利益阶级服务的阶级。既得利益阶级要管理广大的人民群众阶级离不开这帮子社会精英,却也要时时刻刻防备这帮社会精英,因为它们是这个社会最大的一股力量。虽然说广大人民群众才是最根本的力量,但是太平天国运动就证明了随着社会的发展,泥腿子造反是越来越不行了,必须有社会精英的领导——我们能有今天的生活不正是靠得我们的共产党的领导么?当然,这里的所谓阶层阶级都是我随意划分的,并不严谨,只是为了表达那个意思。
一个社会,不管怎么变,都会有形无形中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的。第一等叫脑袋,第二等叫心脏,第三等叫手足,差不多可以比拟了。一个社会合理与否,并不是实现所谓的人人平等,而是让呆在手足上的人有条路,能跑到心脏里跑到脑袋里去做做客,脑袋里的人心脏里的人不行了有东西把他们扫出去,这样一个社会才能和谐发展向前。人人平等,是极其不现实的。但也不要脑袋出了点问题动不动就轻易要把它砍掉,砍脑袋,疼的不还是手脚么?
社会问题是一张乱糟糟的网,我这东拉西扯胡诌乱侃理出半条线来,也是实在闲得无聊。没什么道理,就自个儿乐呵乐呵吧。不过电影还是强烈推荐去看看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