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的首次结集到底发生了什么?

作者: 23乐禅修 | 来源:发表于2018-05-19 23:32 被阅读3次

依据南传《律藏》所载,当佛陀入灭后七日,大迦叶(注1)尊者方得知此讯息且自老年出家的须跋陀(Subhadda)尊者与他人的对谈中,亲闻教法衰败堕落的可能性, 因此请命僧团并号召五百位阿罗汉圣者,于该年雨安居期间在王舍城(注2)结集出佛陀生前曾说示的「教法」与「戒律」。

而与会中「戒律」的部份,由大迦叶尊者问优婆离尊者答;内容涵盖详尽比丘、 比丘尼之制戒因缘、随犯随制经过、犯与不犯之条例等。「教法」部份亦由大迦叶尊者提问阿难尊者诵出,所诵的项目细致交代出因何人、何处、讲何经。

在结集过程中,阿难尊者向聚会中的诸长老尊者提出:「佛陀生前曾提过小小戒可捨。」但对于小小戒定义,会中长老阿罗汉们(自四波罗夷、十三僧残、二不 定、三十捨堕、九十二波逸提、四提舍尼到七十五众学法)众说纷纭不同认定;

大迦叶尊者因考量佛所制的戒律范畴在家人也都知悉,为免日后在家人讥嫌因佛灭后僧侣便不持学戒法了,因此魄力提出:「僧伽未制不得制,已制不得坏,随所制之戒而持住。」为最后定论共识。

当王舍城结集法与律的活动结束后,由富兰那尊者所率领的数百位尊者们,才自南部风尘仆仆赶回王舍城。

得知完竣的结集后,富兰那尊者针对过程以「僧伽未制不得制,已制不得坏,随所制之戒而持住」一语,提出不同所认知的回应。(关于不同所认知的部分,请容后文追踪探讨。)

由于此次王舍城结集法与律的成员,共有五百位阿罗汉圣者俱会一处,所以称为「五百结集」或「王舍城结集」、「第一次结集」。

以上,为节录南传《律藏》所记载五百结集始末。

但是对于细节部分,却似乎没有交代清楚,例如:富兰那尊者提出的不同认知是甚麽?又或者只见结集出「经」与「律」那麽「论」呢?即便出自巴利藏外文献的《岛史》,线索依旧有限。

提几个问题,思考一下:

在「首次结集」时,是先结集「经」或「律」?

在「首次结集」时的小小戒废捨了吗?

结集后,富兰那尊者提出的不同认知是甚麽?后续怎麽处理?

注1:大迦叶,梵语:Mahākāśyapa;巴利语:Mahākassapa,原指龟仙人或饮光。据古印度神话,因为这位龟仙人身上会放光,且其光能掩盖其他光芒,因此又称光波或饮光,并成为后裔姓氏之一。而在佛陀弟子中,为区别同姓迦叶之人,所以会冠上 Mahā(意为大)来敬称此位较年长资深的尊者。

注2:王舍城,古摩羯陀国首都。位于恒河中游南岸地区,即今日比哈尔省南部,爲西元前7世纪~前5世纪时印度的大国之一。

参考《略谈南传《巴利三藏》由来之首次结集》

审法尊者 著

相关文章

  • 佛法的首次结集到底发生了什么?

    依据南传《律藏》所载,当佛陀入灭后七日,大迦叶(注1)尊者方得知此讯息且自老年出家的须跋陀(Subhadda)尊者...

  • 佛法的首次结集,先「经藏」还是「律藏」?

    这问题在汉语系的佛教已置放千年,向来都认为结集时是经先律后,所以《汉传大藏经》的编排次第是「经、律、论」。但近十几...

  • 佛法到底说了什么?

    自性! 自性若悟,凡夫是佛 自性若迷,佛成凡夫! 此乃不二,不二之法才是正法! 自性是佛;离此无别佛! 自性即第一义

  • 废舍小小戒,富兰那尊者提出的不同认知是什么?

    导读:在佛灭三个月后的首次结集上,对于僧团应持守的戒律,大迦叶尊者提出“已制不废,未制不增”的态度,结集散会之后富...

  • 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们不得不感慨,人设的破碎会造成无比的可悲。作为一个公众人物,相互撕逼。成了这幅模样,可悲的是他们吗?不可悲的是我...

  • 到底发生了什么?

    2015年9月23日,股市微微有了上涨的起色,除拉了这个好像没什么好事情发生。每天的生活单调而乏味,以至于以前说爱...

  • 到底发生了什么

    突然所有人都像消失了一样,给所有人发消息都不回,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承认我很粘,没有安全感,但是这样失落的感觉真...

  • 到底发生了什么?

    到底发生了什么? 到现在我还很懵,我以诗歌的形式说一下吧。 我班有奇葩,他叫刘XX。 拿砖当球踢,我也不管啥。 找...

  • 到底发生了什么

    新时代的到来,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一切也都往着好的方向发展着,一切都在进步! 想想以前爸妈那一辈人...

  • 到底发生了什么?

    她擦干眼泪,收拾好东西喝下那杯茶,起身回房间睡觉,再次醒来起身时发现床上躺着自己…… (希望笔友们脑洞大开为其编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法的首次结集到底发生了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zfz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