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时候并不知道什么是爱情,只知道必须听妈妈和老师的话。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听到更多称赞自己的话,才能收到亲戚更多的礼物,才能赢得更多别人羡慕的眼光。她告诉我,女孩子不配有“白马王子”;她告诉我,年纪还小就得抓紧时间学习;她警告我,不要做不符合年龄的事情;她警告我,别做让她失望的事情。所以当身边的人在讨论“爱情”这一话题的时候,我总是似懂非懂地跟着笑跟着掉眼泪。
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
2017年,我刚好25岁。他们已经很担心我的人生问题。开始介绍各种各样的异性给我认识。说实话,我很抵触,但我是个乖孩子,所以我全然接受了他们的任何介绍。然而我一个都不喜欢。但为了不让他们失望,我特意在我微信建了第一个标签“相亲”,然后再跟他们发信息,分组发朋友圈。
有一天,我妈突然问我(进展)“如何”,我面无表情地说“就那样”。她问“没有适合的吗”,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说话。然后她又开始各种的人生哲理。她说的道理我都懂,可惜我真的一个都不喜欢。
1
小学的时候我跟同桌很熟,熟到曾经出过绯闻的那种。我不知道为什么,就像当初有两个男同学为了我在操场上打架一样,我只知道开心。后来我们不是同桌,而是前后桌,他开始各种的骚扰,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像当初那个打胜了的男孩骗我说送我什么礼物后把我锁在房间里一样,我只知道好玩。毕业前他跟他的小伙伴们突然不怎么跟我玩了,除了因为我俩座位相隔很远之外,还因为他们身边总有其他女孩。我更不知道为什么,正如那个女孩曾经出卖我,把我的同学录交给老师,让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读出来一样,我只知道伤心。
初中的时候我暗恋过一个男孩,一个嘴唇总是很红,又高又瘦的傻哥哥。我跟他不是同桌也不是邻居,但很神奇地每天上演一次“转角遇到爱”。后来因为学习分组的关系,我刚好跟他一组,于是开始了各种青春期的回忆。我很喜欢他每天撞到我的时候,愣了一下后好傻地摸着我的头,叫出那个只属于他给我的“称呼”;我很喜欢他每天舔着嘴唇推着眼镜一脸听明白我在说什么的样子;我很喜欢他跟他的朋友们打球的时候总能朝假装无意去看他的我挥挥手。我知道那是爱情,我在小说和漫画书上看到过,但我是个乖孩子,到毕业了也没有跟他表白。就像那天他搂着其他女人从我跟我的小伙伴们旁边走过一样,我假装没有认出他,他也只能继续尴尬地跟我的小伙伴寒暄,聊聊近况。
高中的时候我在意过两个男生,可是两个男生都喜欢我的同桌。那时候因为青春期的关系,脸上的痘痘很多,加上学业很重,我意识到自己只有“在意”的份儿,也就没敢有更多的非分之想。所以后来我同桌跟其中一个我在意的男生分手后,我打着正义的旗帜去质疑他时,自己只配看到他烦躁地甩笔。我知道,我可能介入得太多,所以后来我就直接疏远了我跟同桌之间的关系。尽管我俩不仅是同桌,还是舍友。
大学的时候因为喜欢音乐,贪玩地加入了“音乐社”,认识了阿信歌词中的“学长”。他“带着学妹的手轻刷”吉他,我感受着各种脸红耳赤的喜悦;他夸我很有弹吉他的天赋,我抬举他说是他教得太好。后来因为课程紧张的关系,我没能再参加社团的各种活动,然而我却始终关注着这个学长的一举一动。舍友们曾鼓励过我去表白,我冷静过后跟她们说,我只是在意他,并没有喜欢他。她们说,不在意哪来的喜欢。我说,那应该是还没到喜欢的地步。其实我知道,是因为自己胆小,不敢表白。尽管我跟他几乎每天都能见面。
那些都是美好的回忆,然而没有一个结果。
2
从小到大,追我的异性不少。小时候的他们很天真,中学时代的他们很暧昧,大学时期的他们很果断,可我都把他们拒之门外。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我不喜欢。
我表姐曾经说过,自己因为他离异的丈夫而失去一个可能是很美好的未来。为此,她劝我不要放弃现在有的资源。我信的,但我更相信自己的心。也许是我对对方要求太高,一般追我的人我都看不上。
后来我才知道,不是我的要求太高,而是别人认为我的要求不高;不是我不值得,而是别人认为我只值得这种(类型)的。
……
对于没有谈过恋爱的我来说,任何一个成功与我牵手的异性都将是我的初恋。所以就这个原因,我觉得自己必须得有原则。然而我的原则在别人看来就像个笑话。
“(那个人)一般”是他们认为我逃避话题的借口。是的,有一部分原因。更多的原因是,我真的不喜欢。
他们说,因为我年轻所以才那般地自信。不是的,我也很讨厌孤独,我甚至害怕孤独。
他们说,因为我年轻所以才有机会。不是的,机会从来都不多,最缺的是一个对的时机。
他们说,因为我年轻所以才有资源。不是的,资源从来都不是自己找的,而是别人觉得我需要的。
有人会问,你找过吗?
我的回答是,我还在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