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儿子把周末的作业写完,说要复习生物和地理,迎接一模考试。做了一套北京往年中考的生物卷,对过答案,错了一道题,感觉还不错。后便开始翻读地理课本,晚饭后读第二本,我在读沈从文的作品集。
他在读书,我也在读书!而他的读书与我的读书又有不同。我以前不把复习功课看课本划为读书的行列里来,我一直以为所谓读书,都是读课本之外的闲书,是用来提高文学修养,是认识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
和儿子共处一室读书,我忽然想到,其实读课本也是读书,不同之处在于读闲书用以消遣,而读课本是学知识,有被动勉强之嫌。
其实,我们成年人的读书,严格说是阅读。而学生的读书才是读书,在我们“读书时期”,不是常常认为说的就是上学念书的学生时期么?

这样看来,读书分两种,或者说是两个阶段,一种是读课内的书,以拿到更多更高学历而读书,一种是读课外的书,以提高修养,有能力过上更好的生活,丰盈内心,以满足精神追求为目标,都是读书。
读课本很重要。这个观点我曾经和儿子分享过,如果你哪门功课学的不好,就要去读课本,如果你哪门功课学的特别好,你也要去读课本。课本是基础,万变不离其宗,如果你能把课本一字一句,读三遍,用心读懂,成绩一定不会差!
那么学的特别好的功课为什么还要读课本呢?这是因为学的好的课程往往也拿不到满分,你想出类拔萃,就要通过读课本,让你的优秀变成卓越获得满分。
学生读书,不是仅仅为了分数,但是,不为了分数而上学的学生也不是真学生。分数是一种学习能力的证明。学习方法和学习效率很重要,而读课本是基础的基础。
而成年人的读书,要的不是分数,是自我提升,是内在成长的一种需要。一个人想要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就要多读书。读书多了,你的快乐可以持续。很多人,有很多很多钱,但是并没有很多很多快乐。相反往往有很多很多烦恼,活的并不快乐。这是因为,物质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人的欲望永远得不到满足,所以就很难获得真正的快乐。
而有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又有充盈的精神世界,你的快乐就可以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活的通透清爽,持久而永续。毕竟,读书使你生智慧!
由此可见,读书,是要伴随我们一生的事情。
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成长,除了读课外书,还要读孩子的课内书,了解他们在学的知识,与时俱进。孩子在学好课内知识的基础上,也需要读课外书,以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为枯燥的课业学习增加乐趣。
让读书,伴随我们的一生,和孩子一起成长,进而达到终身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