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从今年开始,你每过一个生日妈妈就会写一封信给你,记录一下我们这一年里的成长,这是第一封。

儿子你两周岁了,我能不能先感叹一句,只感叹一句:儿子,你好皮,好皮,好皮呀!老娘真的折腾不动啦!伺候不了啦!———这是我此刻最想表达的,不过还是先深呼吸一口气,冷静冷静。我不准备向你诉说,我有多累,多辛苦。
为什么不呢?为什么要压抑自己的天性!
我想,我变了,真的变了。一个人带你这两年里,出于初为人母的惶恐,我在不断的学习做好母亲的角色。学习方向主要有三:
一是看前辈们的书,
二是向你学习,
三是个人感悟。
一
书中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书中说:“要孩子是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不用替我争门面,不用为我传宗接代,更不用帮我养老。我只要这个生命存在,在这个美丽的世界走一遭,让我有机会和她或他同行一段……”
书中还说,多数人要孩子要么因为喜欢孩子;要么为了让自己的生命更完整;还有就是为了传宗接代,养老送终。所以,生孩子是件很“自私”的事情。母亲对孩子的所有付出,不过是她为生孩子这个选择承担后果而已,谈不上“伟大”。
老实说,看到这些让我很震惊!因为似是而非的观点,让我一下子觉得,我每天所有的付出,甚至是牺牲都是平常事,根本不值得赞许。尽管我不想承认,但细细想来确有几分道理。
想想我们为什么要生孩子?我们会发现所有的答案都在告诉我们,生孩子本身是自私的。因为生孩子是自私的,所以有人主张父母不要对孩子有过多的要求,不要在孩子成长道路上一味追求起跑线、望子成龙、成绩、成功、光宗耀祖等。不要以“爱”之名剥夺孩子的兴趣爱好,干涉孩子的选择。父母寄予孩子的所有期望,都应该基于孩子本身的意愿与幸福,而不是父母个人愿望的强加。
因为孩子不属于任何人,他们必须做自己的主人,对自己负责。
至此,我想在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上,我的认知应该是得到了升级。在今后的日子里,妈妈一定要学会尊重你。但是,对你的“成就”无所寄望并不等于对你的品格无所寄望。你仍然要对求知欲、好奇心、想象力、责任感、勇气、勇敢、梦想等饱有不懈的追求。
二
现阶段,我对你只有感谢。感谢你让我的虚空有所寄托,让我体验到生命层层开放的神秘与欣喜。在你的影响下,我也在不断的进步,感悟出很多一直都想不明白的事儿。
因为你的可爱,我也变得可爱了。说可爱的话、看可爱的书、观察可爱的小动物:奶奶、水水、抱抱、亲亲---要知道以前的我,是那种听见叠词就会浑身发抖的人,农村长大的孩子多笨嘴拙舌,真的说不出这样娇滴滴的话。说到可爱的书,小时候的我们更是少见,除了老师发的课本再也没有别的了,哪怕是农村的高中也没有一个像样的书馆。我们一直以为读书就是读好课本,结果是课本没有学好,我们的世界也变得很小很小。你们就很幸福,你们有看不完的,非常有趣的,想象力丰富的书。拿起来就爱不释手,羡慕不已啊!还有那些小动物,最近我也会向孩子一样观察小动物:蜗牛原来没有腿,乌龟背上的图案是那么的规律,青蛙原来还有彩色的,而鱼缸里的鱼儿越少越容易成活------。
这些在别人那,可能叫回到了童年,而在我这叫弥补空缺。我的记忆里,小时候的我们身边并没有什么宠物,就小猫小狗 鸡鸭鹅 牛羊猪这些,我们并不亲近它们,也不觉得它们可爱。甚至,在我很小的时候,你外婆就开始教我杀鸡,为了得到外婆不经意的表扬,杀鸡的时候还故作镇定,尽力做到干脆利落。现在想想------好!残!忍!
还有,我们住在一个小镇上,小学的时候,我们每天早上天懵懵亮就去上学了,途中必经的一条大路,就是一条血路,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那个时候,路两边住着一些做牛羊肉生意的回民,他们每天起得比我们还要早,我们每天边走边看他们宰杀牛羊,诸如:牛是如何一锤倒下的、牛的内脏及静脉是如何注水的、牛是如何流泪、如何惨死、扒皮割肉去骨------ ,每天上学放学随处可见。所以,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很自然的就认为鸡鸭鹅牛羊猪生来就是被人们宰割的,从来都不是用来爱的。没有任何人告诉我们:“孩子,我们人类是以牺牲牛牛羊羊猪猪的生命作为代价而存在的,你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善待牲畜呀。”所以,我们对这些牲口少有同情心,大人们甚至把猪水泡拿给孩子们吹气球,当玩具玩。
我们对一场场杀生场景早就习以为常了,也不知道什么叫“怕”。所以看到一个成年的姑娘,偶遇一条毛毛虫就吓得花容失色,我会表示惊讶,甚至觉得假!现在想来,大概是成长环境的不同造就的吧。
从对杀生的漠视到对生命的无畏,这也是小时候我们描写不好小动物的原因,我们从来没有认真关注过它们,没有爱,哪能写出动人的句子呢。
还好,初中毕业以后就离开了小镇,到了大一点城市上学以后,再没见到过宰杀牲口的场景,人也变的越来越胆小,经常小菜店老板给我的鱼都是没有彻底杀死的,拿回去以后,鱼不时的还会跳动,在塑料袋里垂死挣扎,听到哗哗啦啦的声音我都不敢凑上去看一眼,尤其是它那双睁得圆圆的眼睛------。
我想,这种从无视到畏惧的变化是一种好的转变,万物生而平等,应该对生命有起码的敬畏之心。
现在,我每天带你出门,见你看见小猫小狗花鸟鱼虫欢喜的样子,我很开心。你可以跟他们友好的打招呼,说话,聊天,嘻戏------,你的小伙伴是那么的多,那么的可爱,真好!
这就是妈妈这一年里,在你的影响下,产生的些许变化和感悟。下面聊聊两岁的你。
三
两岁的你,用几个“大”来概括就是:脾气大、胆子大、破坏性大!
脾气大,就是一言不合就撒泼打滚,有段时间还有自虐倾向,但凡要求没满足,就立马发脾气,发狠地咬自己的胳膊、手。
胆子大,小小的你走路都走不稳,还喜欢疯跑,那伤从头到脚都是。摔的再疼再痛都不长记性。整个头、额、脸、眼睛、鼻子、嘴都擦伤过无数次,最严重的一次,还去医院做了一个脑部CT。整天爬高踩低,一个不注意你就爬上了货梯顶端,真叫一个吓人!还有,去公园见大哥哥大姐姐爬树,你也挣扎着要爬。也不是不让你爬,关键你还穿着开裆裤呢,擦到你的小牛牛,你又大哭大叫,哈哈哈哈。
破坏性大:
整齐的,你让它凌乱。
站着的,你将它推倒。
干净的,你把它弄脏。
每次吃个饭,尤其是米饭,给我撒满一地,粘粘的,扫也扫不了,捡也捡不起来。这一切,赶我心情好的时候就算了,赶我忙的千头万绪,心烦意乱的时候,你的小屁屁就被打开花了。
最近,又开始了新的玩法,对我来说真是恶梦!那就是《花园小象波米诺》惹的祸。自从有了这套绘本,你就每天扮演波米诺骑在乌龟干托克的背上散步,我自然就是那个悲催的乌龟干托克,一天到晚爬呀爬,一个游戏每天玩一次,当妈的我也是可以接受的,可你呢,一旦玩起来就疯疯癫癫,没完没了------。
从此以后,我是即不能坐着也不能躺着,更不能趴着。我若坐着,你就一定会爬到我的背上去,如果说让我背,我还能接受,关键你是跪在我的背上,就这样不停的爬上爬下,压底,踩高------,直到我无法忍受起身走开,方能终止。我若趴着,那我一定会成为你的“白龙马”,而我的头发正是那可以拉扯的缰绳。驾、驾、驾驾驾------。
就这样,每天每时每刻,乐此不疲。我这把弱不经风的骨头,在你的摧残下不怕不散架。可是见你“嘎嘎嘎嘎”大笑的样子,妈妈顿时又升起“累死算了”的豪情。
事实上,这两年最让我头痛的是对你的教育引导。当你无理取闹、撒泼打滚、伸手打人、无节制地吃零食、不看电视不吃饭的时候,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希望你性格好、习惯好、有礼貌、爱阅读,我也不知道如何引导;还有,你最重要的好奇心与想象力,我要怎样小心翼翼地保护才行。
看了诸多的育儿经后,总算有了初步的认识,总结起来就是:修行和改变自己。当父母有了内在的智慧与力量,空间增大了,呈现给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必然是积极健康的。言传不如身教,我深信只有环境才能影响和改变人。
所以,孩子的任何问题,都是在提醒我们看清自己,内观自己,我们的什么行为造成了孩子的问题?我们的方式方法对不对、我们自身的习惯好不好、我们的态度怎么样、我们有没有尊重孩子、我们的价值观有没有问题、我们是不是该继续学习了?
老实说,生活中能认识到这种价值观的父母就不多,何况还要让他们改变。但是,无知很可怕,固执己见更可怕!唯有不断的学习方能修正自己,影响他人。再难,我们也要一起努力,一起成长!
最后,妈妈爱你,尤其爱你像个小大人一样认真看书的样子。睡着后,甜美可爱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