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名Ppter,距离PPT线下学习已经一年零四个月的时间。
这期间有走火入魔似的挑灯夜战,也有不去问津的疲惫和慵懒,那两者给我带来很大的一个感触,就是用进废退。
前者发生在线下课学习的前三个月,整个人热情高昂,自燃式的投入到大量的练习和作品的深挖,往往为了一个知识点,PPT做到深夜两三点,这几乎是家常便饭,也在因为有这些海量的练习,PPT应用进步飞速。最终实现从量变到质变。
当技能进步到一定阶段,变到了一个倦怠期,就是觉得自己反正也学到了一些东西,就懒得再去投入很多的时间去精进,看着自己还过得去的作品,自我感觉良好,其结果就导致了在你不去学习新技能的同时,被搁置时间太久,那些学过的知识点也慢慢淡忘,最终拿出自己曾经做过的作品,连自己都说不出是怎样做出来的。
不是危言耸听哦,对不起,这真的是事实。
因为不只是PPT,延伸到很多技能的学习都是这个道理。
为什么?用进废退!

任何技能在我们掌握了操作知识点和了解它内在基本原理之后,要想有所建树,同时与众不同,那就是不断的再去学习和海量的练习,才能获得持续的精进。一旦你不用了,根据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原理,我们的大脑就会自然而然的也不去关注,选择了忘记。
这就是为什么在我们的PPT学习课后,有些人能成为大神级的优秀人物,而绝大多数的学习者最终归于平淡,其内在根本的原因,除了创造性的思维和学习力,最重要的就是,在练习次数上的落差。
我自检,目前状况属于后者,什么也不说了,马上打开电脑,试着去找回自己最初自燃式的状态,我们不渴求成为大神,至少让学过的知识不要那么快,离我们而去。
时刻谨记,用进废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