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云洞位于湖北省黄石市区中心南面的黄荆山脉中的狮子山(古名回山)上。晚唐文学家元结(号琦玗子)为避安禄山兵祸之乱,曾在此结庐读书,写下《异泉铭并序》、《石宫四咏》等诗文。
飞云洞分上中下三层,各生异景,妙处横和。上洞出云,缕缕如絮;中洞出风,习习宜人;下洞出水,锵锵悦耳(名曰异泉)。下洞又分左中右三洞,洞中怪石林立,玲珑剔透。每当山雨欲来,洞际云涌雾腾,瀑布献彩,蔚为壮观。上洞攀爬甚为艰难。要去下洞,必须壮着胆子,沿着陡峭的石阶,拉着树根倒爬下去。进到钟乳石林立的洞内,顿感阴冷湿润,不能久留。惟有中洞地处平地,洞顶高大,进深数丈。洞口边沿有一条流泉明明沟,沟旁相嵌着一块半米见方的石碑。碑上清晰地刻着“异泉铭”三个字。据史载,唐代诗人元结号称琦玗子,故飞云洞也叫琦玗洞。
飞云洞离家不远,因前两天下大雨有人拍下了已经多年没有见着的飞云洞瀑布飞流直下的奇观发在抖音上,让这个千年风景重放异彩,而且还引起了“人民网”的关注,成了网红之地,惹得不少本地和外地人来此打卡。
那天拍了几张雨中的荷花放到朋友圈,有不少朋友点赞,其中有朋友建议去拍几张飞云洞瀑布的照片。这个建议着实也点中了且符合我此时的想法,只不过此后的几天或下点小雨或天空干脆放晴,所以此事也就耽搁了几天。
预报说今天有雨,接近中午时的确也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中雨;于是就决定去飞云洞瞧瞧。
吃过午饭,稍事休息后即沿后山的小路直上至盘山的飞云路。因此时正值梅雨季节,经常是一阵雨后天又放晴了,也常常有“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景象。走在盘山的飞云路上,因为天气很是闷热,所以满头大汗,衣服被汗水浸湿了即是理所当然的。
我边走边欣赏着远处的风景,此时的能见度很好,可以清楚地看到远处的策湖湿地及更远的山峦,扬子江上往来的船只,甚至江上的漂浮物都隐约可见。经过白尼庵时才感觉到有风吹拂过来,人的身心一下子就舒爽了许多。现在山上的植被很好,各种树木花草均以挺拔、茂盛的样子示人,满眼皆为绿色,其间也夹杂着些白色、紫色以及黄色、粉色的花;因为刚刚下过雨,这些植物的香气很自然地就融入进了清新的空气里了。透过树叶的缝隙,隐约可以看见飞云洞前飞流直下的瀑布了,而直下的水流撞击山体的迴声,也已经可以清楚地听到了。
小时候,这里是我们常来玩耍的地方,只要有时间或是找也要找时间到这里来玩特别是进入伏天以后,因为飞云洞里流出的泉水格外甘甜凉爽。而站在飞云洞前不仅可以看到长江奔流,还可以看到散花洲上的策湖与成片的庄稼植物,然而那时候最吸引我们的是瀑布下的水沟里的山螃蟹;当然最开心最过瘾的还是掀开一块小石头就可以抓到一只山螃蟹了……
一阵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声,把我从回忆中拽了回来。几辆挂着鄂、川、苏、桂等地牌照的小车从身边驶过,直接沿盘山公路向上驶去。而此时我站的位置,已可以清晰地看到飞流直下的泉水了,我赶紧拿出手机拍了几张飞云瀑布。虽然此时的瀑布没有了之前在抖音上看到的瀑布样壮观,更找不到记忆中飞云洞瀑布的样子,但至少还能看出瀑布的形状来。也许等到再下一场大雨,“玗洞飞云”就可以重现昔年蔚为壮观的景象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