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健身运动&健身运动&健身
为什么减肥越减越肥?告诉你快速减肥的方法。

为什么减肥越减越肥?告诉你快速减肥的方法。

作者: 高爻 | 来源:发表于2017-09-04 11:43 被阅读100次

日本的田畑泉(Izumi)教授 在 1997 年提出的高强度间歇Tabata的雏形,为的是帮助运动员提升运动表现!它对9名大学运动员进行测试,用170%最大摄氧量进行20秒脚踏车冲刺并休息10秒,进行7组(约4分钟),连续六周!

来发现这模式能显着增加心肺能力,减少脂肪,并同时增进肌力。后人便将这模组以TABATA 做命名,并且这篇文献被引用无数次,甚至登上体能训练的教科书中!但是,事情的发展可能没有那么简单!很多所谓的健身达人或教练,因为想要吸引关注度,开始打着“4分钟”的诱人标题,大肆在其上面做文章。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这里存在这什么样的陷阱?为什么你做了“tabata”却没什么效果?

你做的根本就不是Tabata

什么叫做170%最大摄氧量?若以100%最大摄氧量来说大约等于90%的最大心跳率,一般人慢跑的强度约在60-70%左右,全力冲刺大概是90%+以上,在爆炸现场全力脱逃约是心跳最大值(可能是110%最大摄氧量或更高)。

因此大部分人所做的强度根本达不到!最多可能只是循环训练或超级组而已!虽然不是严格的tabata,但是运动的强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你的训练的效果毋庸置疑。

总之,TABATA简单的讲确实很“变态”

耗时短的诱惑

有这样想法的人,大部分还是存在懒惰的思想,认为只要玩命几分钟,接下就能舒舒服服的追剧、逛街、看电影。

然而Tabata的初衷是为了提升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对于没有任何运动基础,体能状况堪忧的普通人来说根本就是不可能!

再来,那些没有时间运动的人,或者说没有系统训练的人,根本就无法保证动作的质量!连动作都做不标准,又如何在高强度条件下训练呢?

任何高强度运动都是从基础的低强度开始!如果你许久没运动,连爬几层楼梯都气喘吁吁。还是建议你从构建基础的有氧能力开始,加入一些重量训练来慢慢构建肌力。然后有点基础了在开始尝试强度递增的间歇运动,最后等你有了足够的体能之后再来考虑进行高强度的tabata训练

动作的选择失误

我们进行tabata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运动后产生更好的EPOC,也就是高强度爆发性运动后产生的后燃效应——身体会在运动后的24小时内,继续消耗氧气,并且修复受损的肌肉,这过程会让你持续燃烧热量,而达到减脂的效果。

所以这一切都必须依托于训练的强度,你可以在网上看到各种tabata示范视频,但里面的动作大部分都是各种徒手的小动作,比如空手深蹲,平板支撑,卷腹,抬腿等等!我不否认这些小动作对一部分人会产生不错的燃脂效果(但严格的讲这不是tabata,参照第一点),但这效果与真正的tabata相比,肯定是存在不小的差距。

不是所有运动20秒休息10秒的运动就能叫tabata。不是随便找几个动作组合一下就叫tabata!不要把事情想的过于简单。要想达到tabata的强度,必须是全身性的复合动作,并有挑战性的负荷!很多空手动作,单关节的动作完全达不到强度!

搞不清训练目标(搞不清TABATA)

别人说tabata好,我就去练,但是哪里好?你的目标在又在哪里?

是的没错,tabata有着强大的燃脂能力,同时能增加心肺强度和肌肉耐力,但是这些对于一个迫切需要增加肌肉量的“瘦子”来说,“tabata”很可能是在帮倒忙。

变通的tabata和休息

达不到170%最大摄入氧量该怎么办?

事实上,TABATA 教授当初用9名体育选手作这实验,有三名选手是无法跟完所有课表而提早退出(所以可见要达到效果强度是要很超级无敌高的)。

因此有个变通的方法,在2013年  Klika  等人发表的文献指出,多数人无法用超过100%摄氧量完成高强度间歇,因此变通的方式是以90-100%最大摄氧量(相当于90%最大心跳率附近),并将时间拉长至少20分钟,并尽可能将强度提高,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HIIT。

其实无论是真正的TABATA,还是类似于tabata的形式,都会拥有一个比较高的训练强度,经常频繁的进行此种形式的运动容易受伤不说,而且也非常容易造成生理和心理的疲倦感,影响训练和最终效果。所以对于大部分人说,tabata一周1-2次就可以了,太多的话反而有碍于你的进步。

阅读2

2投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减肥越减越肥?告诉你快速减肥的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bte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