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论何时,在能够学习的时候就拼命学习,拿到最好的成绩。
高考就是一个分水岭。高考之前,大多数人对于大学的了解来自于杂志和小说。杂志和小说中描述的大学生活轻松肆意,充满风花雪月的味道。但是,很少有提到学习的必要性和艰难性。当我磕磕绊绊地走出大学校园,我才发现这些年我被那些轻描淡写的描写坑得有多么地惨。应试教育贯穿中国的人才评价体系。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如果没有过人的才艺和出色的外交能力,那么足够高的绩点才是大学能修炼的最厉害的武器。有了这个武器,你可以申请奖学金,可以申请保研。保研的好处就不必多说了,对工作而言,申请工作的时候需要填写在校期间是否有拿到奖学金。由此可见,高绩点是非常重要的。
2. 珍惜大学带给你的一切。
人会有一个心理上反应,那就是拼命拿到的东西,得到以后觉得不过如此。大多数学生在达到新学校之后,渐渐地会发现学校的弊病。此外,很多时候会有很明显的落差感,特别是对大学的期待落空的时候。但是,我们要珍惜大学提供的学习环境,基础设施。比如,大学的图书馆和自习室就是很好的学习地点,在这些地方,你会发现很多默默努力的同伴,你能享受舒适的学习环境。再比如,大学的操场,健身设备,对想要健身的学生来说简直就是天堂。不花钱或者花费很少,你就能享受健身的快乐。毕竟毕业以后这些都是要花钱购买的服务。最重要的是,大学寝室。很多大学寝室都会提供假期留宿的机会。这样趁着假期实习或者学习都非常方便。
3. 常怀感恩之心。
这句话一直被提到,但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呢?怎样避免让这句话变成空话,那就是定量衡量别人对你的好。前两天和同学出去吃饭,人均45元,在学校旁边一个小吃店。在这之前,同学请过我两次,当然两次都是因为我帮了一点小忙。本来我印象里估计人均也就20来块,但是当我自己付钱以后,才发现我错的离谱。当初不应该轻易接受同学的邀请的,毕竟我帮的只是小忙。
4. 与人相处,需考虑别人的感受,切记以自我为中心。
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只能看到自己的烦恼。因此不免自怨自艾,评价外界事物以自我为中心。良好的相处应该是找到一个让交往双方都舒适的度,切记把两人之间的相处变成自己的独角戏,任意发挥,不顾后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