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斯的教育思想
(一)教学目的:
罗杰斯从人本主义的“性善论”、“潜能论”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多次明确提出了他的有关教育目标的观点。他认为,教育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富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创造性的人”,教育应该注重发展具有主动性、独创性和创造性的人,“我们希望学生学习成为自由的人、负责的人”。总之,罗杰斯认为,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应该是个性充分发展的人。这种人具有主动性和责任感,具有灵活地适应变化的能力,具有创造性。一句话,这种人是自由的、自主发展的实现自我价值的人。他认为这种人“总是能够创造性地对各种新旧条件作出健全的顺应,他是人类进化的合格尖兵”。
(二)非指导性教学
非指导性教学是罗杰斯教育思想的核心。他对传统教学极为不满,其中最主要一点就是传统教学将教师和书本置于教学活动核心的位置,学生却成了“奴隶”。按照罗杰斯的设想,教学活动应把学生放在居中的位置上,把学生的“自我”看作教学的根本要求,所有的教学活动不仅要服从“自我”的需要,而且也要围绕着“自我”进行。罗杰斯基于这种认识,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的思想,这种“非指导性教学”具有如下特点:(1)在课堂中创造一种接受的气氛;(2)围绕着发展个人的和小组的目标而进行;(3)教师的角色应不断变化。由此可见,“非指导性教学”并不是完全放弃教师的作用,让学生放任自流,它放弃的是传统教学中忽视学生要求、替代学生思考的指导。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将教师置于同学生完全平等的地位来阐明教学的功能。
为了实现“非指导性教学”,罗杰斯提出了完整的策略和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1.教师应对自己坚信不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应当体现出一种对学生独立思考及自学能力的根本信任。
2.教师应同其他人(学生,可能的话也包括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负起对学习过程的责任。课程计划、管理及教学方式、经费筹集、政策制定等都应是一个小组的共同责任。
3.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从他们自己的经验、书本或其他材料以及社会活动中提供这些资源。鼓励学生补充资源,并对小组以外的资源予以开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