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三国003

作者: JohnVeeCaptain | 来源:发表于2018-07-29 09:39 被阅读13次

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上一回的结尾有新解读,曹操说的易如反掌,不是赞同何进的意见,而是说这等小事找个狱卒都能做了,不必召外兵来做。自古“兵”都是非常凶险的象征,能不调动最好不要轻易折腾,否则一定会有大灾难,此时的何进一听原来曹操不是赞同自己,说了一句大实话:“孟德亦怀私意耶?”我觉得这是何进一生中为数不多的灵光一现,因为他说对了,曹操是有自己想法,也许他还怕何进停止这愚蠢的行为,以退为进,表面上劝阻,其实是在坚定他的信念,因为后面的情节咱们都了解一些,曹操是最终最大的受益者,曹操退下来之后说了半句话“乱天下者,必进也。”这只是半句话,还有得天下者是谁,他没说。

何进开始了他荒唐的计划,招兵进京,引来了之前的恶狼董卓,如果当时张飞真的冲动了一刀将董卓杀掉,那么此时会引来谁呢?

董卓一得到命令,高兴坏了,赶紧安排好家里马上进军,能够快速的反应过来,马上行动,也可以说明董卓早有此意,只是没有机会,董卓的女婿兼谋士李儒,是个人才,也非常懂董卓,两个人的思维是一致的,进京只有一件事,夺取天下,董卓这边马上响应了何进的号召,何进还把董卓的奏章给朝臣们看,被一致反对,尤其吃过亏的卢植,都说董卓不是好人,但何进已经是骑虎难下,装聋作哑,有先见之明的大臣已经开始预感一场血雨腥风,自行跑路,朝里大臣跑了一大半,何进还派人去迎接董卓,傻到家了。

十常侍也不是傻子,知道有外兵来,肯定是何进找来搞他们的,去和何太后商量,先下手为强,何太后居然答应他们可以搞死自己的哥哥,这是个复杂的过程,第一,她这个哥哥确实太不省心,太能折腾,不知道怎么活才好,第二,太后有些私心,也可能是被十常侍控制住,为了自保只能这样,但从大局来看,十常侍这个行为是垂死挣扎,不会起到什么大作用,面对董卓这样实力的军阀,他们宫内那点伎俩根本不够看。

何太后降旨召何进入宫,何进马上就要去,又是主簿陈琳,预感危险,提醒何进,何进大概是因为董卓已经很近,自觉地有底气啥都不怕,袁绍说现在都是打明牌了,人家知道你要干什么,怎么可能坐以待毙?曹操说要不先让十常侍出来,你再进去,何进嘴上不听,但心里也嘀咕,毕竟是生死攸关的大事,最后袁绍给了个一起带兵进宫的建议,何进同意了。

到了宫门口,除了何进谁也不让进去,没办法,曹操袁术等只能在外面候着,何进进来之后,被十常侍围攻,先问他为啥杀了董太后,在这个事情上,何进理亏,本能的就要逃跑,十常侍又说,你本来就是个街上卖肉的,是我们举荐你才有今天,你不报答就算了,为啥还要害我们?你总黑我们,你自己清白吗?我觉得十常侍们这几句话说的非常好,字字入肉,打的何进睁不开眼张不开嘴,被斩为两段,所以,多大本事做多大的官,权高无谋,是很危险的。

里面已经把事情搞定,外面还不知道,心里很焦急,就在此时,何进的脑袋从墙里飞出来,一个很老套的情节,何进谋反,已经服刑,其他人赦免,各安其职,但十常侍算错了一步,就是现在门外的这些人,没这么好对付,本来情绪都处在一个极端的边缘,一个血腥的人头彻底点燃了他们的野心,袁绍厉声大叫要杀灭阉党,全体官兵一拥而上,只要是宦官,一个不留,连太监带何家的人,可见大家对何进也是恨之入骨,只是平时不敢说而已,仅存的四个十常侍胁迫何太后与太子陈留王一起逃出宫去。

宫内杀完,又出去将十常侍的家属和党羽都杀光,期间还误杀了很多没有长胡子的人,只有曹操还有心找下太后与太子。幸存的十常侍或死于乱军,或投河自杀,可怜小皇帝与陈留王,与难民无异,总算运气好逃到先朝老臣的家里,总算是有口饭吃,然后偶遇朝廷兵马,得以还京。

回归的路上,真正的大麻烦董卓出现了,一出场便是杀气腾腾,小皇帝吓坏了,幸亏有陈留王撑场面,总算应付过来,同时陈留王也给董卓留下了深刻印象,回宫之后,盘点一遍,发现传国玉玺丢失。

董卓初来乍到还是有所收敛,在城外驻扎,但天天带兵来回溜达也挺吓人,气氛太恐怖,后军校尉鲍信分别跟袁绍和王允说董卓不能这样,需要马上处理,但这二人都是明哲保身,想先看看别人的动向再说,鲍信是个明白人,一看你们态度暧昧,马上就先跑了,临走还把自己的部队带走了。

董卓进京第一件事就是把何进兄弟本部的兵马都收归己有,这些兵那天夜里没死就算命大,对朝廷这些人正是恐惧的时候,所以董卓这个行为恰到好处,增加了自己的实力,应该是李儒的主意,然后马上就是换天子,这个行为的目的不是因为陈留王的执政水平更高,而是董卓为了看看谁会出来反对他,类似当年赵高的指鹿为马,果然荆州刺史丁原反对,董卓刚想发飙,被吕布震慑,李儒赶紧冲出了打圆场,想来这是董卓第二次距离死亡边缘的时刻,武力行不通,改讲道理,那你董卓这个大老粗能说得过卢植这些人?一生气又要掏枪拔剑,董卓确实是个脾气不好的人,军阀作风,被群臣劝解,不欢而散。

梁子这就算结下了,董卓这次测试,结果是出来了,但也让自己陷入了危机,丁原已然成为了头号对头,接着就是吕布天天来董卓家门口飙车,弄得董卓还得回避,想想也够窝心,但这也是董卓能够成功的秘诀,能屈能伸,能听进别人的建议,吕布的行为肯定是丁原主使,去人家门口飙车没反应,他们以为董卓怕了,第二天改成公开叫阵,咱们都来城外茬架,看看谁厉害,这事董卓肯定不会退缩,否则就前功尽弃,丁原一见面先把董卓骂一通,董卓还没来得及还嘴,吕布就带人砍过来,要说打架,吕布天下第一,丁原的头马,金牌打手,果然董卓打败,此时显现出的是董卓的过人之处,他要逆转这个局面,本来一直有野心,熬了这么多年才有这么个机会,怎么能在这个时刻输掉,只要能翻盘,那可就是一片锦绣江山,所以虽然败了,董卓根本没有考虑过要撤退回家,而是在思考如何应对当下的局面,现在的情况是全体朝臣都看丁原,丁原又仗的是吕布,那么只要把吕布搞定,局面就完全不一样了,观点既犀利又准确,果然董卓手下李肃是吕布老乡,了解吕布,让董卓把他那高级红色法拉利让给吕布,再赠送巨额款项,吕布肯定拿下。

李肃来见吕布,先将跑车奉上,气氛就不一样了,有酒有肉,几杯下肚,李肃开始撩拨吕布,说这些年虽然没怎么见你,但总能见到你爹,让我意外的是吕布的第一反应是说他爹已经死了好多年,不可能见到。此话一出,李肃心里就有底了,李肃说刚才我的意思是总能看到丁原,吕布也不是傻子,马上回应道我在丁原这也是无奈之举,没办法,看来吕布这个人一直都是有自己想法,来回挪窝都是权宜之计,这一点上刘备和他有一拼,要不最后他被刘备搞死,双方谈话已经默契到这个程度,就不用再说别的,打开天窗说亮话,一拍即合,董卓有的是钱,所以出钱给吕布,吕布有的是干爹,所以出卖干爹给董卓。然后又拜董卓为干爹,董卓都是一点也不忌讳。

搞掉了丁原,收服了吕布,本来的逆风局一下子变成大顺风局,重提换皇帝之事,果然立竿见影,最后只有袁绍这个愣头青蹦出来叫阵,真的是愣头青,有丁原的前车之鉴,还敢公开叫板,袁本初也是年轻气盛,如果是占据冀州之后的袁绍应该做不出来这个事情。

相关文章

  • 我读三国003

    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上一回的结尾有新解读,曹操说的易如反掌,不是赞同何进的意见,而是说这等小事...

  • 阅读是种强求不来的缘分

    有人说,年轻读《三国》年老读《红楼》; 有人说,夏天读《三国》冬天读《红楼》; 有人说,得意读《三国》失意读《红楼...

  • 读书是我的强项

    2018年6月24日,我读三国啦,但是呢三国对我来说有点难,我就改读红楼梦了,虽然红楼梦还没读,可是我把三国读了有...

  • 《读心三国》目录:

    读心三国01|| 人世难逢诸葛亮:你之宁静,我之平衡! 读心三国02|| 刘备:曹公论我是英雄,天涯路上几相逢 读...

  • 孖妈说三国:曹操和他的儿子们

    读三国,应该读陈寿的《三国志》,《三国志》是史书。 平时我们所调侃的三国,很多情节都出自于《三国演义》,《三国演义...

  • 我读《大学》|连载003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大学是什么 丙、为学为政 东汉经学家郑玄曰,“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 唐朝经学...

  • 《我也聊三国》003‖似此星辰同昨日

    我也聊三国003 原创/似此星辰同昨日 十常侍之乱,董卓成了最大的赢家,猛将、铁蹄,兵权在手,真的是春风得意呀! ...

  • 三国之后

    儿子读《三国演义》,问我“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为什么后来魏统一了中国?”我多年前读的《三国演义》,情节忘得差不多...

  • 完美?不存在!——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小孙同学的读后感) 我读《穆斯林的葬礼》时把书丢下了两次,颇有冰心女士少年读《三国演义》之风。冰心读《三国》时,...

  • 第三幅精品思维导图

    目标:100幅精品思维导图 天数:003 完成:003 阅读: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功力到笔记 自评:7分 感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读三国00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clzmftx.html